-
公开(公告)号:CN1153330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857249.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道友 , 仇茹嘉 , 苏鑫 , 康健 , 颜伟 , 潘丽珠 , 程石 , 李坚林 , 徐斌 , 王小明 , 倪静怡 , 张征凯 , 郑国强 , 高博 , 毛荀 , 杨艳 , 刘峣 , 江涛 , 储坤宝 , 夏兆俊 , 赵龙 , 王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计及对地电容并考虑线路长度估计的配电网线路参数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电网的基础数据;2)构建配变多元非线性电压降落方程;3)构建计及对地电容并考虑线路长度估计的多元非线性电压降落方程;4)递推计算计及对地电容并考虑线路长度估计的多元非线性电压降落方程,得到配电网线路参数。本发明采用基于线度长度估计方法,改辨识R,X具体数值为辨识其线路长度,使得多解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因为城市电网电缆率高,对地电容不宜忽略,本方法考虑了对地电容,适用于电缆线路的参数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8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99142.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0 , H02J3/00 , G06F18/10 , G06F18/2113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频增强去噪扩散模型的短期净负荷概率预测方法,涉及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接收配电网历史净负荷数据和多维气象采集数据,通过XGBoost算法和MIC最大信息系数进行条件特征的筛选,并基于筛选得到的条件特征构建条件特征集;基于历史负荷数据和扩散模型前向扩散过程,形成噪声化的净负荷数据;构建高频增强去噪扩散模型,利用条件特征集与噪声化的净负荷数据对高频增强去噪扩散模型进行训练。本发明通过对高频信号的自适应增强和对多尺度特征的有效提取,能够提升对复杂负荷波动模式的精准刻画能力与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为配网计划生产、运行调度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89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41581.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88 , F24F11/89 , F24F11/65 , G06F18/23213
Abstract: 一种考虑用户响应的空调负荷聚合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空调负荷分层聚合及调控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准确、有效地获取空调负荷群的总体反应特性问题,通过建立空调负荷的等效热力学参数ETP、工作状态、电气模型;基于用户响应意愿和空调设备参数差异性,使用负荷聚合商的分布式控制模式调控分散负荷群;对考虑额定制冷量和用户响应意愿的组聚类,使用K‑means++算法聚类后获得减小组内空调设备响应速度差异的最佳聚类结果;本发明以负荷聚合技术获取大量空调负荷的整体用电规律,建立综合考虑用户响应意愿和空调响应特性差异的空调负荷分层聚合模型,从而对聚合后的空调负荷进行优化控制,实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和削峰填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8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0119.0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6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接入配电网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投资成本最小、网损最小、电压质量最优为目标函数并融合;考虑光伏接入配电网时的约束条件;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佳接入位置和最佳接入容量;建立ieee33节点仿真模型,固定最佳接入位置和最佳接入容量,改变光伏比例,得到配电网电压和线损值,再固定光伏比例,仅改变位置或容量,得到另外2种情况下的电压和线损值;分别对三种情况下的线损和电压进行制表和制图分析,得到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线损的影响结果。本发明通过设置3个目标函数并进行融合,在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得到大概的介入位置,然后再通过仿真不同情况,确定最后的最佳介入位置和最佳接入容量,工作量小,提高实施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3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5974.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不良数据和隐私保护的温控负荷聚合建模方法,属于隐私计算与需求侧响应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提高温控负荷聚合建模的准确度以及如何有效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不泄露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具备不良数据抵御性的温控负荷聚合模型的鲁棒参数估计模型以及兼具不良数据抵御性与隐私信息防护性的温控负荷聚合模型的鲁棒参数估计模型对温控负荷聚合商对温控负荷进行聚合建模,使其参与能源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同时确保用户隐私信息的防护性,增强了建模方法对不良数据的鲁棒性,兼具良好的用户隐私保护特性与对异常数据的抵抗能力,可促进电力系统挖掘用户侧灵活性资源,增强运行经济性与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06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12234.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智慧园区内低碳运行用智能巡检系统,包括地面巡检装置和空中巡检装置;所述地面巡检装置包括巡检车和第一检测组件,所述巡检车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车体,所述车体内设置有能够竖向运动输送组件和存放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将存放组件内的电池输送至空中巡检装置;所述空中巡检装置包括无人机、存储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地面和空中检测结合的方式对园区电缆进行巡检,提高园区电缆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对电缆检测劳动强度和难度;还方便对高空巡检部件进行电池更换操作,快速将高空巡检部件中的电池进行取出更换,提高巡检系统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8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678396.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变快速提取方法,包括:测量波动分量;用周波刷新电压方均根值减去载波有效值,再除以标称电压得到闪变信号,对闪变信号做FFT变换,得到波动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电压波动值;计算视感度频率特性系数;根据视感度频率特性系数求得闪变察觉频率范围内的任意频率的波动值;将任意频率的正弦波电压波动值等效到8.8Hz的电压波动;将电压波动分量等效到8.8Hz的电压波动值计算电压闪变值;根据电压闪变值求出预设时间的短时闪变的统计值;长时闪变的统计值由测量时间段内包含的短时间闪变值计算获得。闪变提取方法简单,只需计算出波动分量,就可以求得闪变值,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6329.6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基于最优可调负荷模型的用户用能可行域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工业用户的生产计划数据和生产流程约束数据;构建工业用户的LSTN模型约束,计算所述LSTN模型约束中的各常系数矩阵;构建所述工业用户对应的有界可调负荷模型约束,计算所述有界可调负荷模型约束中的各常系数矩阵;根据各常系数矩阵,并利用鲁棒优化的参数计算方法构造主子问题框架,使用benders算法优化所述有界可调负荷模型,得到最优可调负荷模型。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同的生产计划、时间尺度和分时电价下始终保持较高准确度且始终满足用户内在约束,降低了可行域复杂程度,对于工业用户接入负荷侧调控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524.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斌 , 王小明 , 仇茹嘉 , 高博 , 汤伟 , 马伟 , 彭勃 , 赵文广 , 谢涛 , 丁国成 , 陈庆涛 , 胡良焕 , 张明星 , 陈晨 , 王海伟 , 陈天佑 , 毕锐 , 任海迪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5/04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帕累托最优博弈交叉效率的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应用于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包括,1,以输入指标、输出指标的角度出发,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2,基于各决策单元DMU间的博弈关系,考虑提升DMU对效率结果的满意度,建立基于帕累托最优的交叉效率DEA综合评价模型。本发明从环保性、能效性、可靠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传统CCR模型的缺陷以及DMU间的博弈关系,从而能够更公正更贴近现实的评价多能互补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尽可能的提高DMU对于评价结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00337.2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T11/00 , G06T11/20 , G06N3/0442 , G06N5/01 , G06N2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数据相关系数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具体涉及充电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包括S1、数据收集并处理,S2、负荷数据相关性分析,S3、动态相关系数模型构建,S4、预测模型选择与优化,S5、实时预测与动态调整,S6、可视化与决策支持。本发明通过集成多源数据收集、深度数据预处理与分析、动态相关系数模型构建、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实时预测与调整机制、以及可视化与决策支持系统,为电网运营和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和科学依据,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