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反射膜、其制造方法及热线反射体

    公开(公告)号:CN10344366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3683.3

    申请日:2012-03-12

    Inventor: 中岛彰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线反射率高、膜粘性(耐剥离性)好、可大面积化、且可见光区的特定的反射光不明显的热线反射膜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提供具备了该热线反射膜的热线反射体。其特征在于,为在支承体上的一面具有至少一个将至少6层以上折射率与邻接层不同的折射率层层叠而构成的热线反射单元,所述热线反射单元中任一单元的、离所述支承体最近的层的层厚是离该支承体最远的层的层厚的3倍以上。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6487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80057303.7

    申请日:2010-11-25

    Inventor: 山口义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81 G02B27/1006 G02B27/1073 G02B27/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且能够实现高的光学功能的光学部件,光学部件(1)具备第一透光性构件(11)、第二透光性构件(12)、光学功能膜(13),光学功能膜(13)设置在第一透光性构件(11)与第二透光性构件(12)之间,光学功能膜(13)具有第一多层膜(13a)、第二多层膜(13b)、粘接剂层(13c),第一多层膜(13a)形成在第一透光性构件(11)上,第二多层膜(13b)形成在第二透光性构件(12)上,粘接剂层(13c)粘接第一多层膜(13a)和第二多层膜(13b)。

    NIR白炽灯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16169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680004294.9

    申请日:2006-02-02

    Inventor: R·沙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K1/32 G02B5/281 G02B5/28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近红外波长范围(NIR波长范围)中的光的白炽灯、尤其是卤素白炽灯,该白炽灯具有透光的灯泡、由灯泡包围的发光装置和布置在灯泡上的干涉滤波器,该干涉滤波器具有多个带有许多在光学上进行低折射的层和在光学上进行高折射的层的层堆(30,32,34),其中,干涉滤波器(28)的第一层堆(30)被构造为用于吸收不期望的光谱的吸收滤波器,该吸收滤波器具有至少两个吸收层和一个被布置在这些吸收层之间的、在光学上进行低折射的中间层。根据本发明,吸收滤波器(30)具有对于基本上为红色的光谱范围中的光的微小透射,并且干涉滤波器(28)由于其它层堆(32,34)而拥有在NIR波长范围中的滤波器边缘。

    分色镜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8998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832.2

    申请日:2007-02-07

    Inventor: 岗本干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8 G02B5/281 G02B5/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杂散光的入射角变大,亦能使杂散光难以透射的分色镜。玻璃等透明基板(1)的一面形成有第1多层膜滤波器(2),在另一面形成有第2多层膜滤波器(3)。将多层膜滤波器(2)作为低通滤波器,将多层膜滤波器(3)作为高通滤波器。并将多层膜设计成因入射角的变化导致的分光透射特性的偏移,在多层膜滤波器(3)大于在多层膜滤波器(2)。从而,即使在多层膜滤波器(2)产生因分光透射特性的偏移而应被遮光的波长透射的情形,亦能借助多层膜滤波器(3)的分光透射特性的偏移来遮断该波长的透射。因此,可大幅降低以较大入射角入射的杂散光透射过分色镜的比率。

    透镜装置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8469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81269.4

    申请日:2007-10-25

    Inventor: 合场大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摄影高亮度被摄体时在抑制图像劣化的状态下可减少光量的降低的、新型且改良后的透镜装置。具备:使入射的光束在CCD(58)上成像的成像光学系统(22、26);设在成像光学系统(22、26)的光阑机构(30);和设在CCD(58)的被摄体侧使入射成像光学系统(22、26)的光束通过的滤光片机构(64),滤光片机构(64)具有透明滤光片(64a)、IR截止滤光片(64b)及IR截止+ND滤光片(64c),还具备在摄影高亮度被摄体时将IR截止+ND滤光片(64c)配置在光束的通过范围的驱动装置(66)。通过IR截止+ND滤光片(64c)可以使照射在CCD(58)的光量降低,因此不仅抑制通过光阑的光的衍射现象并且可降低污点斑的产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