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硫电池负极容器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4788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42756.X

    申请日:2013-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硫电池负极容器的加工方法:提供一种圆筒状的模具,模具末端的底面为弧形底面,将待加工的管材套置在模具外;将旋轮的工作斜面靠近管材末段的收口段外壁,沿收口段外壁施压,进行8-10道次旋压,将收口段的管壁向沿模具末端的底面旋压形成封头,制得负极容器。所述加工方法采用旋压工艺技术,通过旋轮旋压不锈钢管的收口段形成封头,将空心不锈钢管直接加工成负极容器,加工迅速,且没有任何焊接引起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钠硫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且制得的负极容器具有大长径比,能够承受高硫蒸汽气压,进一步增强了使用安全性,将负极材料灌入所述负极容器,即可直接作为负极使用,大大简化了钠硫电池的加工工艺。

    一种高能量蓄电池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63296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14404.X

    申请日:2011-05-04

    Inventor: 于文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6

    Abstract: 一种高能量蓄电池,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电池槽的壳体、电解质、至少两个极板和至少两个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均为正极板组成极板群组或负极板组成极板群组,延长蓄电池循环寿命、增加放电能量和时间,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节约资源及能源、保护环境的蓄电池;充放电时极板上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有效的改善快速充电和大电流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结构简单、合理,适合大批量生产。

    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及铅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830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80102619.4

    申请日:2019-09-30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具备具有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及活性物质的电极,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具有保持活性物质的管(111)及密封管(111)的一端(111a)的密封部件,管(111)通过从一端(111a)朝向另一端(111b)将基材(116)以螺旋状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并且,具有基材(116)中的内周侧的部分被外周侧的部分覆盖的重叠部(117),重叠部(117)包括管(111)的一端(111a)上的基材(116)的卷绕端部(118),在管(111)中一端(111a)位于比另一端(111b)更靠铅垂方向下方侧的位置。

    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4930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80081939.9

    申请日:2020-06-22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50a),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60)及第2管(61),其中,第1管(60)通过将基材(64)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第1管(60)的一端上的基材(64)的卷绕端部(66a),当在第1管(60)的轴向上从第1管(60)的所述一端侧观察第1管(60)时,将第2管(61)相对于第1管(60)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则相对于第1管(60)的中心轴位于第1管(60)的表面上的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

    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695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1620667.3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金属电池的负极集流体,包括:开设有多个孔道的集流体基体、填充于所述集流体基体的孔道中的溶锂剂、附着于所述孔道的孔壁上且位于所述孔道的孔壁与所述溶锂剂之间的锁定层。所述溶锂剂为具备溶解锂金属能力的液体或凝胶体。所述锁定层用于将所述溶锂剂束缚在所述集流体基体的孔道中。本申请还提供该种应用该负极集流体的锂金属电池和该负极集流体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集流体将锂离子锁定在集流体基体的孔道中并以液体或凝胶体的形式储存,可减少锂沉积所带来的体积膨胀,同时减少锂枝晶的产生,极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电解质元件和结合有电解质元件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630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80080393.8

    申请日:2018-10-12

    Inventor: R.道森

    Abstract: 电解质元件(10)包括非反应性金属例如含铝的铁素体钢的穿孔片(11),和通过多孔陶瓷亚层(16a)结合到穿孔片(11)的一个面的钠离子传导陶瓷的不可渗透陶瓷层(16b)。穿孔片(11)的厚度可在50μm至500μm的范围内,并且不可渗透陶瓷层(16b)的厚度可不大于50μm,例如20μm或10μm。因此,由陶瓷的不可渗透薄层(16b)提供电解质性质,而由穿孔片(11)提供机械强度。电解质元件(10)可用于可再充电的熔融钠‑金属卤化物电池,特别是钠/氯化镍电池(20)。这使具有提高的功率密度的电池成为可能。

    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4868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1962.8

    申请日:2020-06-22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铅蓄电池(100)具备正极(10),所述正极(10)具有具备保持活性物质的管(52)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50)及保持在管(52)内的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保持部件(50)具有如下方式:管(52)具有一端部(52a)、另一端部(52b)及一端部(52a)和另一端部(52b)之间的中间部(52c),一端部(52a)的压缩强度高于中间部(52c)的压缩强度的方式;或管(52)的一端部(52a)的压缩强度为3N/mm2以上的方式。

    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695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20667.3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金属电池的负极集流体,包括:开设有多个孔道的集流体基体、填充于所述集流体基体的孔道中的溶锂剂、附着于所述孔道的孔壁上且位于所述孔道的孔壁与所述溶锂剂之间的锁定层。所述溶锂剂为具备溶解锂金属能力的液体或凝胶体。所述锁定层用于将所述溶锂剂束缚在所述集流体基体的孔道中。本申请还提供该种应用该负极集流体的锂金属电池和该负极集流体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集流体将锂离子锁定在集流体基体的孔道中并以液体或凝胶体的形式储存,可减少锂沉积所带来的体积膨胀,同时减少锂枝晶的产生,极大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