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1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8946.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甲烷氧化偶联成型催化剂的方法及催化剂和应用以及制备碳二烃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成型催化剂能够较大保留实验室催化剂的活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工业反应器使用需要。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成型催化剂配合特定的反应方式和条件,能够获得更高的甲烷转化率和C2烃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621542.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公开了设置有螺旋管的反应器及其应用,该反应器内包括反应腔体、填充在所述反应腔体内的催化剂段和沿所述反应腔体的外壁环绕设置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催化剂段的下方,且所述螺旋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催化剂段下游端的横截面的距离为催化剂段长度的0.5‑0.8倍;所述催化剂段中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CaO、MgO和Ba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为碱金属的氧化物。以吹扫气体做热载体撤去反应热量,有效控制催化剂床层的热点温度,减少飞温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甲烷的深度氧化,提高甲烷转化率及碳二烃的选择性和收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10801640.5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检测四氯化钛中的有机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检测样品的水解液;S2,对S1步骤得到的水解液加热;S3,用萃取头吸附S2步骤得到的水解液加热后气体中的有机物;S4,对S3步骤得到的吸附后的萃取头插入气质联用仪的色谱进样口采集脱附物质,采集数据;S5,对S4步骤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发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准确,有效地避免基质干扰,可以用于四氯化钛生产及回收利用中的杂质检测,也可应用于聚烯烃催化剂制备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377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811639795.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抽余碳四选择性叠合技术领域的一种抽余碳四选择性叠合工艺中降低1‑丁烯损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抽余碳四经预热后通入三段直接冷激式叠合反应器的第一段催化剂床层中,反应后获得第一段出口物料;S2,将第一段出口物料经预热后通过第二段催化剂床层中,反应后获得第二段出口物料。优选该方法还包括S3,将第二段出口物料经冷却后通入第三段催化剂床层,反应后获得叠合产物。本发明所述方法采取分段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并加入抵制剂,在保证异丁烯转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1‑丁烯的损失,使1‑丁烯的损失降低到5%以下,进而使选择性叠合可以与1‑丁烯分离装置联合,从而提供聚合级1‑丁烯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8719.8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二氧化硅的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含油污水脱油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絮凝剂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基础,结合聚多巴胺改性以及氧化还原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实现了采用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的方式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絮凝剂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絮凝剂特别适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具有优异的除油效果。而且该絮凝剂的用量少,制备和使用方法简单,能够实现含油污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11038403.4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裂解炉的导热炉管领域,公开了一种单程辐射段乙烯裂解炉用炉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裂解炉中的应用。该导热炉管包括炉管主体,所述炉管主体的内侧壁设置沿炉管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重复设置多组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构件包括多条沿炉管主体内壁横截面环绕一周形成的第一导热件和沿炉管主体的轴向呈螺旋设置的第二导热件。该导热炉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显著提高传热炉管的传热强化综合因子达15‑27%,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传热炉管的结焦量和渗碳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8720.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IPC: C02F1/52 , C02F1/56 , C02F1/48 , C02F1/28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絮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处理含油污水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絮凝聚合物具有吸附性强,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含油物质和悬浮物等特点。并且,该絮凝聚合物少量使用即可达到较好的絮凝除油效果,还能够结合磁分离器进行回收重复使用。将其应用于例如原油污水等含油污水的处理中,能够实现高效、低成本、可持续化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56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619619.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公开了反应器及其应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腔体、填充在所述反应腔体内的催化剂段和沿所述反应腔体的外壁环绕设置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催化剂段的下游,且所述螺旋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催化剂段下游端的横截面的距离为催化剂段长度的0.4‑0.9倍;所述催化剂段中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载体选自二氧化硅和/或钛酸钡;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为Na2WO4和/或K2WO4,所述第二活性组分为Mn的氧化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甲烷的深度氧化,提高甲烷转化率及碳二烃的选择性和收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8465.X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成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方法、催化剂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制备碳二烃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获得的成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且在高温下强度也较为稳定,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尤其是配合特定的碳二烃制备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甲烷转化率和碳二烃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462625.5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抗冲聚丙烯,0.05‑0.5重量份的抗氧剂,0.25‑1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微球和0.01‑1重量份纳米碳纤维;其中,马来酸酐‑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微球的粒径为0.05‑2μm,纳米碳纤维的直径为10‑50nm。由该聚丙烯组合物吹塑成膜制得聚丙烯哑光薄膜,具有高表面粗糙度,低光泽度,并且横向拉伸强度和纵向拉伸强度高,抗撕裂性能、抗穿刺性能、抗静电性能和消光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