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1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1198914.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馏分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子表征分析方法,包括以溶剂直接稀释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30min内实现石油馏分中的氮化合物快速分析与分子表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无需对油样进行复杂分级预处理,质谱电喷雾离子化无需采用质谱正、负离子模式两次分析,仅采用正离子模式分析结合液相色谱流出时间,将其质荷比m/z用于分析过程中质谱仪质量轴的校正,可得到更好质谱质量精度;结合反相色谱保留规律可进一步排除假阳性分子表征结果,得到化合物及其组成信息更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881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198914.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馏分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子表征分析方法,包括以溶剂直接稀释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30min内实现石油馏分中的氮化合物快速分析与分子表征。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无需对油样进行复杂分级预处理,质谱电喷雾离子化无需采用质谱正、负离子模式两次分析,仅采用正离子模式分析结合液相色谱流出时间,将其质荷比m/z用于分析过程中质谱仪质量轴的校正,可得到更好质谱质量精度;结合反相色谱保留规律可进一步排除假阳性分子表征结果,得到化合物及其组成信息更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070758.1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载氧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载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载氧体为钙钛矿结构,其通式为La1-xCexFeO3,0<x≤1;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首先以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铁为前驱体,与络合剂配成溶液;然后蒸发去除水分,由透明的溶胶转变成粘稠的凝胶;经过老化、焙烧,制得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载氧体。利用该载氧体进行化学链甲烷重整反应,可实现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将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同时该载氧体被还原成低价态,而被还原后的载氧体可以和二氧化碳或者水蒸气反应被氧化成高价态,重新获得晶格氧,实现载氧体的循环再生,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或者将水蒸气转化成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47562.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分子表征数据处理方法,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文件,通过构建理论分子库、侯选离子筛选、峰提取与检测、去假阳性等步骤实现石油馏分分子表征。本发明方法充分挖掘了石油样本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信息,快速、可靠地获得不同石油馏分中各类型化合物的分子式、保留时间及其强度,可用于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馏分数据处理,分子表征信息提取更充分、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9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1071309.9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8 , B01J37/02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氧化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铁钨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在惰性氧化物载体上均匀负载有FexWOy,0<x≤2,3<y≤6;其制备方法为将超声溶解完全后的前驱体溶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浸渍到惰性氧化物载体上,超声至完全均匀;之后干燥、焙烧得到负载型铁钨双金属复合氧化物;本发明适用于甲烷等燃料的化学链自热气化、重整直接制合成气等领域,一方面可以将还原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氧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进行耦合,实现自热重整,减少能耗;另一方面采用载氧体中的晶格氧为氧物种的来源,可以提高对合成气的选择性,增加对合成气的收率,同时可以避免空气与甲烷直接接触引起爆炸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92971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10879166.3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洛阳融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合于原油中有机钠盐的脱钠剂,包括有机铵盐5~80份、无机铵盐20~95份;所述脱钠剂还包括以下组分:有机铵盐5~80份、无机铵盐20~95份、助转移剂0.5~5份、以及去离子水,所述有机铵盐、无机铵盐和助转移剂三者为原油脱纳剂的有效组分,其有效组分在去离子水的浓度为1%~80%。所述的原油脱钠剂为中性水溶液,不会对设备有产生腐蚀,也不会对原油加工过程和污水处理造成不良影响。该脱钠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对原油中有机钠盐的脱除能力,使用方便,完全可以借助常规的原油电脱盐装置实现对有机钠盐的有效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46502.1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包括核壳结构Ru-Ba-A,所述核壳结构Ru-Ba-A包括作为内核的钌纳米粒子及依次包裹于所述内核上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为钡纳米粒子,所述第二外壳为金属氧化物。本发明提供的钌系氨合成催化剂,通过采用上述核壳结构Ru-Ba-A,将内核钌纳米粒子由内到外依次用钡纳米粒子和金属氧化物包围,有效防止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钌纳米粒子发生团聚,避免钌纳米粒子与金属氧化物直接接触,且钡纳米粒子作为电子助剂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特别是在以煤制气合成氨的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071309.9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8 , B01J37/02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氧化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铁钨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在惰性氧化物载体上均匀负载有FexWOy,0<x≤2,3<y≤6;其制备方法为将超声溶解完全后的前驱体溶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浸渍到惰性氧化物载体上,超声至完全均匀;之后干燥、焙烧得到负载型铁钨双金属复合氧化物;本发明适用于甲烷等燃料的化学链自热气化、重整直接制合成气等领域,一方面可以将还原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氧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进行耦合,实现自热重整,减少能耗;另一方面采用载氧体中的晶格氧为氧物种的来源,可以提高对合成气的选择性,增加对合成气的收率,同时可以避免空气与甲烷直接接触引起爆炸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2898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8253.7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英国石油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2078 , B01J19/24 , B01J19/2445 , B01J29/005 , B01J29/40 , B01J29/65 , B01J29/703 , B01J29/7034 , B01J29/7042 , B01J29/7046 , B01J29/7484 , B01J29/7684 , B01J29/83 , B01J29/84 , B01J29/85 , B01J2219/24 , B01J2229/186 , B01J2229/20 , B01J2229/42 , C07C1/2076 , C07C5/2754 , C07C5/2791 , C07C2521/04 , C07C2523/42 , C07C2523/44 , C07C2523/652 , C07C2523/883 , C07C2529/70 , C07C2529/74 , C07C2529/83 , C07C2529/85 , C10G3/45 , C10G3/46 , C10G3/47 , C10G3/49 , C10G3/50 , C10G3/54 , C10G2300/1014 , C10G2300/1018 , C10G2400/04 , C07C9/14 , C07C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烃类化合物的过程。该过程是以油脂为原料,在催化剂上使原料与氢气接触,经一步催化反应生成烃类化合物。本发明所涉及的催化剂为担载型金属/载体催化剂M1-[Sup],其具有使油脂经一步反应转化为烃类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组成中,M1为活性金属组分,[Sup]为酸性载体组分。本发明所涉及的过程可以用于以油脂为原料生产具有高十六烷值、低凝固点、主要组成为C11~C24异构烷烃的烃类化合物,该烃类化合物可作为柴油和/或航空煤油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过程中,油脂转化为C11~C24烷烃的收率大于70wt.%,其中,异构烷烃的选择性大于60wt.%。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2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447562.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分子表征数据处理方法,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文件,通过构建理论分子库、侯选离子筛选、峰提取与检测、去假阳性等步骤实现石油馏分分子表征。本发明方法充分挖掘了石油样本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信息,快速、可靠地获得不同石油馏分中各类型化合物的分子式、保留时间及其强度,可用于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馏分数据处理,分子表征信息提取更充分、更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