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9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7498.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前海碳中和锂业有限公司 , 伊春负碳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 张文斌
IPC: C01F7/0613 , C01F7/441 , C01F7/08 , C04B2/10 , C01B32/05 , C05D9/00 , C05G3/80 , C09K17/02 , C10J3/00 , C10J3/72 , F23C10/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能源及负碳排放的氧化铝产品碳中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农林生态系统获取生物质,将生物质进行热解气化产出生物质燃气和生物炭,所得生物炭通过生态系统工程碳循环返施于土壤中产生负碳排放;(2)从农林生态系统获取生物质,用生物质及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燃气完全替代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的化石能源;(3)对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价值链上的上游运输及厂内运输全部采用绿色运输工具;(4)通过所述步骤(2)及步骤(3)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碳排放趋于近零碳水平,用步骤(1)生物炭产生的负碳排放抵扣清除掉氧化铝生产剩余不可避免碳排放,实现氧化铝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88450.1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前海碳中和锂业有限公司 , 伊春负碳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 张文斌
IPC: C01F7/0613 , C01F7/441 , C01F7/08 , C04B2/10 , C01B32/05 , C05D9/00 , C05G3/80 , C09K17/02 , C10J3/00 , C10J3/72 , F23C10/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能源及负碳排放的氧化铝产品碳中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农林生态系统获取生物质,将生物质进行热解气化产出生物质燃气和生物炭,所得生物炭通过生态系统工程碳循环返施于土壤中产生负碳排放;(2)从农林生态系统获取生物质,用生物质及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燃气完全替代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的化石能源;(3)对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价值链上的上游运输及厂内运输全部采用绿色运输工具;(4)通过所述步骤(2)及步骤(3)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碳排放趋于近零碳水平,用步骤(1)生物炭产生的负碳排放抵扣清除掉氧化铝生产剩余不可避免碳排放,实现氧化铝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
公开(公告)号:CN116453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338495.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前海碳中和锂业有限公司 , 伊春负碳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 张文斌
IPC: G16C20/10 , G16C20/7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负碳排放的生物质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提高生物质处理的准确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氧化还原反应器对目标生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获取反应器内部环境参数,以及对反应器内部环境参数进行反应器内部环境特征编码,得到第二特征向量;将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输入反应器状态分析模型进行反应器内氧化还原反应状态分析,得到反应器状态分析结果;将反应器状态分析结果发送至与第一氧化还原反应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氧化还原反应器,并根据反应器状态分析结果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氧化还
-
公开(公告)号:CN116453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38495.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前海碳中和锂业有限公司 , 伊春负碳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 张文斌
IPC: G16C20/10 , G16C20/7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负碳排放的生物质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提高生物质处理的准确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氧化还原反应器对目标生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获取反应器内部环境参数,以及对反应器内部环境参数进行反应器内部环境特征编码,得到第二特征向量;将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输入反应器状态分析模型进行反应器内氧化还原反应状态分析,得到反应器状态分析结果;将反应器状态分析结果发送至与第一氧化还原反应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氧化还原反应器,并根据反应器状态分析结果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氧化还原反应器进行生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目标有机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