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污泥耦合处理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98524.1

    申请日:2025-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耦合处理方法,属于剩余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基于超声波耦合碱的剩余污泥处理方法由于没有最大化保证污泥活性从而导致限制了污泥处理效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建立碳源释放量、比好氧速率与操作参数的数学关系,实现参数间的动态耦合优化,并基于多目标优化不仅进一步降低了超声波能耗,还得到最优pH值,即得出了同时提高碳源释放量和污泥活性的最优解,对于后续的污泥原位资源化来说,不仅降低污泥产率,还提高了生化系统处理效率。

    一种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0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0117.2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管道,管道用于插入土壤中,管道的底部形成可封闭的密封段,密封段的侧面具有侧气孔,侧气孔上覆盖有过滤网,侧气孔外设置有可向外开的盖体,盖体上有加热件;钻头,钻头设置在密封段的下部;气压控制组件,气压控制组件包括循环空气管线和空压机,循环空气管线的两端分别连通密封段和空压机;气体收集仓,气体收集仓与空压机相连通。对于在土壤中含量低或难以扩散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加热,促进VOCs的挥发,进而将含有VOCs的气体抽出,以确定土体中是否存在有机污染物。通过多次更换该装置在土壤中的插入位置和深度,能快速判定污染场地VOCs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一种河道排污口流量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6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3128.X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排污口流量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筒体、软管和吸水头,所述筒体上部的水气入口通过软管连接吸水头;筒体内通过隔板竖直分隔成底部不连通的风区和水区,水气入口位于水区顶部,水区靠近隔板处从筒体顶部安装垂直向下的滤水网;筒体中风区部分底部侧壁安装涡轮风扇,筒体中水区部分底部侧壁安装排水泵。测量时,吸水头置于水流经过处,打开涡轮风扇开关,瞬间在吸水头局部形成负压区,截断入河排水,吸水头周边不规则水流及空气全部被吸入筒体,进入筒体的水流经滤水网拦截水后,空气进入风区,水留在水区,通过水量计数器显示排污口流量。该方法适用于河道两侧不规则排水,测量便捷,使用方便。

    一种微生物基复合电极及在净化AMCs废水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35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0263.7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基复合电极及在净化AMCs废水中的应用,属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微生物基复合电极以黑曲霉孢子为活性材料,以Fe3O4固体粉末为催化材料,以泡沫金属为集流体基体,黑曲霉孢子包裹在Fe3O4固体粉末中形成黑曲霉孢子@Fe3O4核‑壳结构,黑曲霉孢子@Fe3O4核‑壳结构通过粘结剂均匀分布于泡沫金属的三维多孔结构中,微生物基复合电极可以作为阴极用于构建电芬顿‑生物吸附耦合体系并可用于净化AMCs废水。本发明利用电芬顿‑生物吸附耦合技术,通过电芬顿氧化破坏AMCs络合物结构,释放重金属离子,再通过黑曲霉孢子的生物吸附作用,实现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够很好地降解AMCs废水,反应体系稳定,操作方便可控,无后续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裸露地面上大气颗粒物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50723.9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露地面上大气颗粒物排放量的测算方法,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运用车辆机械载货量以及裸露地面的数据信息确定需要进行物质运输的物质总量,根据物质总量、载货量信息以及裸露地面的数据信息,确定车辆机械需要进行物质运输的总行驶里程为车辆机械活动强度,再基于车辆机械行驶扬尘颗粒物排放因子与车辆机械活动强度的得到车辆机械行驶产生的扬尘颗粒物排放量,进而实现大气颗粒物排放量的测算。此方法获取的车辆运行机械强度是考虑了实际的车辆机械工作形式,保证了获取的车辆机械的运行强度的可靠性,因此基于可靠的车辆机械运行强度的获取,实现了裸露地面扬尘颗粒物排放量的精准量化。

    一种近地表小尺度空间臭氧污染气象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193699.8

    申请日:2024-08-28

    Inventor: 刘旭 周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表小尺度空间臭氧污染气象判定方法,属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设计、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领域,该判定方法通过数字化还原判定空间地表建筑物、植被等情况,结合臭氧污染易发季节的地面气象站数据,采用CFD方法流体力学与热力交换学,模拟近地表小尺度空间主要气象因子,计算判定区域各空间单元的O3污染生成气象条件指数,筛选出气象条件指数较大的单元网格,输出可视化成果,提示易生成O3污染的区域,结合规划建设限制因素,把解决近地表O3污染问题提前至城市规划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引入科学精细管控的生态理念,并最终实现人机交互过程决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