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9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523900.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间应变传感器,所述层间应变传感器包括安装基座和多个应变检测元件,所述安装基座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安装基座具有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线,多个所述应变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基座外壁和/或所述贯通孔的通孔内壁,且多个所述应变检测元件的应变检测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上述层间应变传感器、层间应变监测装置以及层间应变监测系统,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的层间应变检测时,基于层间应变传感器的特殊结构设计,可以仅检测第一方向的应变量,避免其他方向应变的干涉和影响,提高检测的精准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13588.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1 , H01M50/109 , H01M6/14 , H01M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扣式电池中电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及负极片,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通过隔膜间隔,正极片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正极子片,首个正极子片中正极集流体的单侧设有正极材料且正极材料相对于正极集流体内缩,其余正极子片中正极集流体的双侧均设有正极材料且正极材料与正极集流体平齐;负极片的材料为锂金属或锂合金;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以相邻两个正极子片的边缘为折痕经折叠或卷绕成电芯,使电芯的一侧为正极集流体,与正极壳体通过电阻焊或超声波焊接方式接触,另一侧为负极片,与负极壳体通过压力焊接的方式接触。上述扣式电池兼具优异的大电流放电能力和耐机械振动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59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198971.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力传感装置及应力测试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形变组件,包括形变部和与所述形变部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杆,所述形变部用于在外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沿着多个弹性杆轴向的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多个传感应变片,多个所述传感应变片按照预设排布方式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形变部的多个形变区域,所述传感应变片用于接收所述形变部产生的所述形变,并根据所述形变输出形变信号,其中,所述形变信号至少包括各所述传感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量。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应力传感装置可以沿着多个弹性杆的轴向方向对应变量进行测量并对外部应力进行分析,提高应力测量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9306.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钛基制品。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含石墨烯和钛材料的混合粉末进行第一脉冲电流辅助成型处理,得到钛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第一脉冲电流辅助成型处理的电流强度为5 A~10 A;将钛基复合材料前驱体进行第二脉冲电流辅助成型处理,得到钛基复合材料中间体,第二脉冲电流辅助成型处理的电流强度为10 A~20 A,将钛基复合材料中间体进行热塑性变形处理。该钛基复合材料中的各步骤和参数共同配合作用,有效提升钛基复合材料的塑性、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52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881687.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墨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石墨烯微球包括质量比为(1~2):(0.5~2.5):(0.01~0.3)的氧化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造影剂,其中石墨烯微球呈多腔室结构。上述石墨烯微球的粒径尺寸较小且可以在医用影像设备下显影,从而作为栓塞材料应用时能够更便捷直观地监测栓塞材料在血管中的位置及栓塞终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581352.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掺杂石墨烯材料其组成包括金属原子和石墨烯,所述金属原子在所述掺杂石墨烯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大于0%且不大于20%,其中,所述金属原子以原子级别的化学替代掺杂至石墨烯中,所述金属原子为过渡金属原子。通过以自支撑的石墨烯,过渡金属单原子作为催化活性位点与高导电的石墨烯基体进行原子级别的化学键合,充分利用石墨烯自身的三维孔洞提供了气体扩散通道,无需添加粘结剂以及导电剂,也无需与气体扩散层进一步复合。完整的自支撑的电极结构使得电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活性物质的脱落,显著提升了电极的长循环稳定性以及在保证催化性能的同时提升了电极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2147.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烯贵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膜电极与燃料电池。石墨烯贵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的表面交替设置石墨烯浆料层和贵金属浆料层并进行逐层抽滤,得到石墨烯贵金属中间材料;其中,各层石墨烯浆料层抽滤至固含量为40 wt%~80 wt%,贵金属浆料层的层数为n,石墨烯浆料层的层数为n+1,n为≥1的整数;将石墨烯贵金属中间材料进行干燥,使在基材上形成交替层叠的石墨烯层和贵金属层,石墨烯贵金属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可有效缓解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以及实现贵金属颗粒在石墨烯片层中和表面的均匀分布,进而有效提升石墨烯贵金属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6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308150.5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抗菌产品和应用。该制备方法采用硼酸钠增强的石墨烯水凝胶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再经冷冻干燥,制备得到负载铜的石墨烯气凝胶,并作为金属抗菌剂添加于聚乙烯粒料中,共同在高速粉碎机中粉碎混合,经吹膜制得负载铜的石墨烯聚乙烯膜。本发明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制得的聚乙烯膜抗菌性强,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达99%,部分可达99.9%,在日用品、食品、化妆品、医疗用品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1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065161.3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改性填料、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四氟乙烯改性填料,包括聚多巴胺、还原石墨烯纳米片和有机纤维,所述填料具有三维网络骨架结构,以有机纤维为骨架,所述还原石墨烯纳米片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在所述有机纤维表面,所述聚多巴胺以化学键合的方式与所述还原石墨烯纳米片结合;其中,所述有机纤维为聚酰亚胺或聚醚醚酮,且为短切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0072.3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电力连接金具,其中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化硅与铝粉混合,制备Al‑SiC复合材料块体;将铝锭、镁锭、Al‑Cu中间合金及Al‑Zr中间合金进行熔化处理,制得第一熔体;将Al‑SiC复合材料块体与第一熔体进行熔化处理,制得第二熔体;对第二熔体进行精炼处理;将精炼处理后的第二熔体进行浇铸成型处理,制得铝基复合材料。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的内部或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碳化硅颗粒与铝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高,该铝基复合材料能更好的应用在金具、微电子、焊接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