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7857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010848985.9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行星齿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星架和主轴进行连接,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行星架上,主轴上开设有连接孔,主轴通过连接孔套设于连接部上,主轴的弹性模量设置为小于连接部的弹性模量;抵持件,连接部上开设有抵持孔,抵持件置于抵持孔内且抵持于抵持孔的内壁上,使得连接部被夹于主轴和抵持件之间;锁紧盘,锁紧盘套设于主轴上,并将主轴向连接部挤压。通过上述结构,该行星架连接结构能够提高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提高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能力。

    一种自定心装夹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933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0975311.5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夹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自定心装夹装置,包括:底板;调节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包括锥形调节件和调节动力件,锥形调节件设于调节动力件的输出端;至少四个定位组件,绕锥形调节件的周向分布,定位组件沿锥形调节件的径向和周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上且沿径向的长度可调节,每个定位组件的一端能够与锥形调节件的圆锥面抵接,另一端能够与待加工件的内壁抵接;夹紧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上。本发明公开的自定心装夹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调节动力件驱动锥形调节件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运动,使每个定位组件均能够与待加工件抵接,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待加工件,夹紧组件能够夹紧待加工件,校装时间缩短,校装效率提高。

    一种兼顾温度噪音和振动监测的呼吸阀装置及齿轮箱

    公开(公告)号:CN11187856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857872.5

    申请日:2020-08-24

    Inventor: 雍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箱领域,公开一种兼顾温度噪音和振动监测的呼吸阀装置及齿轮箱。所述呼吸阀装置包括泄压组件和监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呼吸阀座、单向阀芯和弹性件,呼吸阀座包括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被配置为与齿轮箱的内腔连通,单向阀芯设置于呼吸阀座内,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单向阀芯能够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封堵进气通道,以隔离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监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和振动传感器,电路板安装于呼吸阀座上,振动传感器设置于电路板上,用于检测齿轮箱的振动参数。本发明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安装,无需额外在齿轮箱的箱体上钻孔,在保证箱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传感器的安装。

    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级整体拆装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137735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298558.8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级整体拆装工装,包括吊臂组件和连接臂组件。吊臂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与外部起吊设备连接。连接臂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臂,连接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吊臂组件上,连接臂可拆卸地固定在连接座上,连接座被配置为能够与风电齿轮箱行星级的止口对接,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一连接孔与风电齿轮箱行星级内侧的螺栓孔螺纹连接,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二连接孔与风电齿轮箱行星级外侧的起吊孔螺纹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风电齿轮箱行星级整体拆装工装,能够仅对行星级进行整体拆装,简化拆装过程,缩短拆装周期,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

    行星传动机构及齿轮箱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9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45888.9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星传动机构及齿轮箱。该行星传动机构包括行星架、销轴、行星轮以及随动组件,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行星架,销轴上设置有滑动轴承;行星轮套设于滑动轴承且与滑动轴承间隙配合;随动组件设置于行星架和销轴之间,随动组件具有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当随动组件处于连接状态时,销轴与行星架固定连接,行星轮相对于销轴转动;当随动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时,销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行星轮和销轴同步转动。该齿轮箱包括上述的行星传动机构,能够在内部润滑失效的情况下继续运转,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极大地降低了风电发电机组的发电量损失。

    一种用于加工齿圈的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21088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1052703.0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圈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加工齿圈的工装,包括:底板;轴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一定位板和压紧组件,第一定位板连接于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沿齿圈的径向可调地连接于底板,齿圈的端面置于第一定位板上;压紧组件包括压板,压板沿齿圈的径向可调地连接于底板上,压板用于按压于齿圈的另一个端面;径向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第二滑动板、卡爪定位板和卡爪,卡爪定位板连接于第二滑动板上,卡爪连接于卡爪定位板上,第二滑动板沿齿圈的径向可调地连接于底板上,卡爪用于对齿圈进行径向定位。该用于加工齿圈的工装不仅能适用于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而且通用性好,能够对多种规格的齿圈进行定位。

    一种静平衡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13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1183772.5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工件的静平衡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静平衡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轴支撑组件,设置在底板上且包括第一轴支撑座和设置在第一轴支撑座上的两个第一转动组件,两个第一转动组件用于支撑旋转工件的第一转轴;第二轴支撑组件,设置在底板上且第二轴支撑组件与第一轴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第二轴支撑组件包括第二轴支撑座和设置在第二轴支撑座上的两个第二转动组件,第二轴支撑座在底板上的安装高度可调节,两个第二转动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两个第二转动组件用于支撑旋转工件的第二转轴。本发明公开的静平衡装置能够适用于检测长度不同、第一转轴直径不同及第二转轴直径不同的旋转工件,适用性较现有技术提高。

    一种长悬臂刀杆装置及车床

    公开(公告)号:CN111761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718979.1

    申请日:2020-07-23

    Inventor: 雍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悬臂刀杆装置及车床,长悬臂刀杆装置包括刀杆本体,一端与车床固定连接;切削刀片,设置在所述刀杆本体的另一端;容置腔,开设在所述刀杆本体设置有所述切削刀片的一端,且与所述刀杆本体同轴线设置;永磁转子组件,与所述刀杆本体同轴线,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励磁线圈组,包括多个励磁线圈,多个所述励磁线圈沿所述刀杆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刀杆本体的外周,正对所述永磁转子组件设置,且所述励磁线圈组与电源电连接以驱动所述永磁转子组件相对所述刀杆本体转动以保持所述刀杆本体的轴线水平。本发明能够减轻刀杆受到切削力及其自重导致变形的影响,提高加工盲孔的精度。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上罩顶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29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982946.5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上罩顶撑装置,其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第一移位机构和第二移位机构,支架与机舱下罩连接,第一移位机构包括移动座和撑杆,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撑杆能够推动机舱上罩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移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移动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能够推动机舱上罩沿竖直方向移动。在需要顶撑机舱上罩时,将支架与机舱下罩连接,首先通过撑杆推动机舱上罩竖直向上移动一定距离,然后推动移动座沿支架滑动,使得机舱上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最后通过移动杆推动机舱上罩竖直向上移动直至机舱上罩到达所需的高度,进而可将零部件运至机舱内部。

    对大型宽直径齿轮轴通电磁化时提升表面磁场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07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1457385.4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大型宽直径齿轮轴通电磁化时提升表面磁场的装置,包括上电极,下电极,所述提升表面磁场的装置还包括材质为不导磁冷铁或钢锻造的上极罩和下极罩,上下极罩的沿口匹配;上电极与上极罩中央接触,下电极通过下接触托盘下极罩接触,它们分别上下电极沟通后,上下极罩的沿口置于被测工件的上下表面易失磁部位,其中,上极罩与被测工件结合部配有软黄铜编织垫,下极罩与被测工件结合部配有结合部为铜块垫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