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81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620121.0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3/4038 , G06T3/14 , G06T1/00 , G06V10/46 , G06V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相机的受电弓视频图像拼接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采用硬件同步触发设备进行同步采集图像,在处理主机上进行图像同步处理;对采集到的每幅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得到所有图像待匹配的特征点集;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将两副图像转换为同一坐标下;获取经过匹配坐标、匹配区域和坐标转换后的图像,对两幅图像在投影变换区域进行拷贝拼接;将两幅图像重叠的边界裂缝进行融合处理,对重叠区域的色泽进行融合处理,并对坐标转换后无效的区域进行裁剪;重复图像匹配、图像拷贝和图像融合处理操作,将多副图像进行完整的拼接。本发明实时拍摄受电弓的高清图像,更有利于对受电弓工作状态、完整性异常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01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3883.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公铁两用车上的轨道状态巡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高清成像模块、里程定位模块、同步触发装置、电气控制单元、供电电池组、用于数据融合的检测主机和人机交付界面;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及方法装在公铁两用车上可以通过公路或铁路随时进入测量线路,弥补了车载式轨道巡检装置缺乏、巡检不灵活以及检测频率低、覆盖不全的缺点,并相对于人工步行巡检,作业效率提高数十倍、节约大量人力资源、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铁路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898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12738.X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冯超 , 刘兰 , 代洪宇 , 李鲲鹏 , 赵云云 , 林珊 , 艾晓宇 , 柳恩恩 , 牛景露 , 田彩 , 王秋实 , 张鹏飞 , 任智星 , 王春来 , 黄健煜 , 刘好文 , 杨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目标识别的接触线振动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光切测量原理的非接触的测量方式,主要由线激光器和高速工业面阵数字相机等组成,通过采集线激光投射在接触线上的图像,实时在线测量接触线的振动,采用线激光成像及图像识别分析技术,无需人员现场操作,可实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对接触线振动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受环境影响较小,可适用于任意监测环境,为接触网的检修维护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85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77888.9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成都云铁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吊弦高清成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安装在巡检小车上,包括对角相向设置的相机组;相机组包括同向设置的成像相机和触发相机;接触网吊弦高清成像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巡检小车沿巡线方向的铁路匀速前进,触发相机分别实时采集包含接触线与承力索的图像,在预处理后的图像中识别接触线与承力索的位置;在接触线与承力索的合围范围内识别是否存在吊弦;若是,则判断吊弦是否在图像中的预设区域;若是,则触发同组的成像相机对该位置的吊弦进行成像。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可以使用在小型的便携式巡检小车上,可以实现对同一吊弦的两面成像,并且成像的针对性更好,触发条件的设计更合理,使得成像的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555868.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轨检测技术领域,用于快捷的实时检测出接触轨的空间位置以及接触面的磨损量,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接触轨空间位置及磨耗测量方法,包括S1:对接触轨进行激光三维成像,得到成像平面图;S2:提取成像平面图中的激光条纹中心线,将成像平面图数据转换为3D点数据,并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接触轨的空间位置;S3:从S2中得到接触轨底面的多个坐标点,拟合得到底面的直线方程:ax+by+c=0;S4:通过图像法设A点为特征点;S5:求出A到底面的距离,即残存高度;S6:求出残存高度与标准高度的差值,得到接触轨磨耗值;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对接触轨的空间位置及磨耗测量采用轨道尺及游标尺测量的方法,效率低下,测量数据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50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05822.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轨道测距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轨道测量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梁(2)、一对测距调节机构(3)、一对面阵相机(4)、一对断面扫描装置(5)和测距图像处理终端(6),所述安装梁(2)通过安装支架(1)设置于待测轨道上方;所述面阵相机(4)和所述断面扫描装置(5)通过测距调节结构(3)连接安装梁(2);所述测距图像处理终端(6)设置于安装梁(2)上;通过轨道测距系统的算法处理得到光滑的钢轨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得到钢轨的位置信息。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轨距测量机械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可维护性差的问题,实现轨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和提升图像处理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4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48124.8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1/00 , B61K9/00 , G01B1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自补偿型线路侵限检测方法与装置,适用于接触网检测车、接触网作业车、轨道检测车、轨道作业车、轨道推行小车等轨道车辆,测量方法其采集频率高,测量精度高,可准确快速的对线路接触网支柱、吊柱、支柱侧面限界、隧道限界等进行连续测量,测量范围覆盖360度,可覆盖整个轨行区域的横截面限界检测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场,现场无需搭建大空间标定平台,还具有自补偿功能;并且可以拆卸及重装,无需重新标定,方便需要拆卸的场合使用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连接,不需要进行焊接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348120.X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铁路侵限检测装置及自校准方法,适用于检测车、维修作业车以及特制的轨道检测小车上,在车辆走行过程中,对线路接触网支柱、吊柱、支柱侧面限界、隧道限界等进行高频连续高精度测量,装置主要由侵限检测单元、检测数据自校准单元组成;通过本发明可拆卸式铁路侵限检测装置的自校准方法与装置,解决了铁路侵限检测设备需要在轨道车辆上永久安装以及不能在既有轨道车辆上安装,影响轨道车辆正常作业的问题,解决侵限检测设备每次拆卸安装重复性误差造成的标定校准复杂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671103.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方向里程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预先在列车车轴上设置测速图案,将图像采集单元安装在列车车体底部并聚焦于测速图案;利用图像采集单元实时高速采集列车运行时的车轴测速图案转动图像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至图像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图像识别处理;根据前后两帧图像识别处理结果的差值以及前后两帧图像的采集时间差,计算出车辆运行方向、列车车轴转动角度及圈数,同时结合车轮轮径计算出列车的运行里程及实时运行速度。本发明适用面广泛,无需对列车车轴走行部件进行改造,速度测量精度高,速度更新及时,对里程的累计计算精度更高,并可准确检测到车辆的运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6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31063.2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88 , B61K9/02 , G01S17/87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限界检测系统,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激光雷达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和姿态检测装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所述激光雷达检测装置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检测线路断面信息。所述速度检测装置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限界检测系统的运动载体的运行速度。所述姿态检测装置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运动载体的姿态信息。本申请提供的限界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曲线限界的精确测量,从而得到精准的限界信息,提高限界检测的准确性,为后期线路的维护提供依据,进而可以保障车辆运行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