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19015.8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钢‑混凝土梁、钢‑混凝土板和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混凝土梁设置于钢‑混凝土板上,所述钢‑混凝土板设置于钢管混凝土柱顶端;所述钢‑混凝土梁包括π形钢梁、设置于π形钢梁内的预注混凝土和设置于预注混凝土内的受力钢筋;所述钢‑混凝土板包括上部钢板、呈弧形设置的下部混凝土板、设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混凝土板之间的中部PBL连接件和受力筋;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圆钢管和浇注在圆钢管内的混凝土柱。充分利用钢混组合结构的优势,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快速装配施工,减少了桥梁建设过程对交通的干扰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桥梁建设速度,同时构造简单,受力合理。

    适用于山地环境的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12914.1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环境的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包括基础、钢管混凝土墩柱、组合式墩顶横梁、钢主梁和预制桥面板;钢管混凝土墩柱包括预制墩柱钢壳和在预制墩柱钢壳内浇筑的混凝土;组合式墩顶横梁包括预制钢结构的箱形梁和在箱形梁内浇筑的混凝土,所述钢主梁的端部和预制墩柱钢壳的顶端共同被浇筑在箱形梁内,形成固接式墩梁传力节点,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钢主梁顶面和箱型梁顶面形成支撑面,所述预制桥面板在钢主梁和箱型梁形成的支撑面上铺设;本发明提高了传统钢混组合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上下部装配构件质量匹配且吊装重量较小,现场施工工序较少且易于操作,能较好适用于山地环境等场地受限情况下的桥梁快速和高质量施工。

    市政给排水用送管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459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1119666.3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工程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给排水用送管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至少一对用于将管道夹在中间通过转动驱动管道直线运行的输送轮、用于驱动至少一个输送轮的驱动装置以及调整输送轮对中心距的调整装置;本发明的每一对的输送轮之间的中心距可调,可适应于不同的管径的管道。

    大跨度上承式斜拉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6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63879.7

    申请日:2023-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上承式斜拉拱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拱、桥塔、主梁、斜拉索等,所述主梁位于主拱拱顶上形成上承式连拱拱桥结构,设置于桥面中央分隔带内的斜拉索穿过主梁分别锚固于桥塔和主拱之上,以减少主拱弯矩和剪力,所述主拱与主梁之间设置拱上立柱用于将主梁的荷载传递至主拱。是一种经济合理、受力高效、施工简便的组合结构体系桥梁,虽受力相对更复杂,但力学性能更优、结构冗余度更大。该桥型利用斜拉索锚固在主拱上,通过张拉斜拉索调整主拱内力,在减小主拱的弯矩和剪力的同时辅助、分担主拱受力,使主拱结构以承受轴向力为主,让其截面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到达显著减小主拱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充分利用材料的目的。

    地铁站站台排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432280.5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铁站站台排烟控制系统,包括风道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排烟管道子系统,所述两个排烟管道子系统对称设置于地铁站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排烟管道子系统包括主管道单元和副排烟管道单元;所述主管道单元包括主排烟管道、设置于主排烟管道的消声器、设置于主排烟管道的排烟风机、排烟井和静压箱;所述主排烟管道、副排烟管道和支线排烟管道均设置有排烟控制阀;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检测地铁站台内的烟雾状态并控制排烟控制阀和排风机动作;利于地铁站将产生的烟雾及时排除,提升整体排烟效率,有效降低地铁站内的安全隐患。

    大跨度无推力自平衡伞状结构支承刚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1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85900.8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无推力自平衡伞状结构支承刚构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梁、下弦梁、主墩以及位于边跨和中跨的边墩,所述下弦梁、主墩与主梁形成主跨倒三角框架支承结构,所述边墩与主梁形成边跨倒三角框架支承结构,在边跨倒三角框架支承结构对应的主梁上设置反向的拱形张弦梁;将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树状支承结构和张弦梁结构在受力体系上进行组合,形成“无推力‑自平衡”的受力体系的伞状结构桥梁,采用多点支承代替传统竖直墩柱的单点支承,因此主梁的计算跨度被大幅减小,从而使主梁弯矩、剪力得以显著降低。此外,该桥型其余各构件均与承受轴向力为主,各构件截面受力均匀,这样就可以使结构效率和经济性能得以明显提升。

    公路隧道竖井通风加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3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55144.X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竖井通风加热系统及方法,其通过利用太阳光集输系统采集竖井外的太阳光并将采集到的太阳光输送到竖井底部,再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吸收所述太阳光集输系统传到竖井底部的太阳光,并将吸收的太阳光转换为热能后通过通风加热器对竖井井底区域进行加热;通过使竖井内的气流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可强化隧道竖井的烟囱效应,热气流能够更快地从竖井内排出并在竖井底部形成负压,从而将新鲜空气从隧道其他入口引入隧道内,实现强化隧道竖井自然通风的效果;通过将通风加热器安装在竖井的底部区域,从源头上加热竖井内通风气流,提升了热能利用率,比在竖井出口附近设置加热器的方式更加高效,竖井烟囱抽力提升更显著。

    一种竖井围岩模拟装置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860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19541.8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井围岩模拟装置以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围挡结构;所述装置本体形成围岩材料填充区域;所述围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围岩材料填充区域内或者与所述装置本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用于模拟竖井围岩开挖区域。在本发明中,通过向装置本体内填入围岩材料可以模拟围岩未开挖区域,而通过设置围挡结构可以模拟围岩开挖区域,通过对围岩开挖区域围岩材料所受侧向压力的测量,可以模拟实际施工中竖井侧壁围岩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为竖井施工提供相应的理论数据,指导施工的进行。本发明提供的竖井围岩模拟装置可以模拟从上向下的开挖过程,可以更为真实地还原施工过程,提高竖井围岩侧压力测量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