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5880.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珠海市横琴瑢盛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腰楼盖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细腰楼盖为界,将结构分塔定义为“弱侧结构+细腰楼盖+强侧结构”三部分,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得各部分各振型的地震作用;仅保留弱侧结构的地震作用,重新进行静力分析,获得细腰楼盖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并进行CQC振型组合,获得细腰楼盖振型组合地震作用效应,再与其他荷载工况的效应进行组合得到细腰楼盖的抗震设计结果;最后与传统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结果进行包络,得到细腰楼盖最终的抗震设计结果。本发明的细腰楼盖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前提假定少,可充分反映细腰楼盖两侧结构的错动变形,激发细腰楼盖的不利状态,解决了目前细腰楼盖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工程推广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5880.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珠海市横琴瑢盛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腰楼盖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细腰楼盖为界,将结构分塔定义为“弱侧结构+细腰楼盖+强侧结构”三部分,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得各部分各振型的地震作用;仅保留弱侧结构的地震作用,重新进行静力分析,获得细腰楼盖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并进行CQC振型组合,获得细腰楼盖振型组合地震作用效应,再与其他荷载工况的效应进行组合得到细腰楼盖的抗震设计结果;最后与传统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结果进行包络,得到细腰楼盖最终的抗震设计结果。本发明的细腰楼盖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前提假定少,可充分反映细腰楼盖两侧结构的错动变形,激发细腰楼盖的不利状态,解决了目前细腰楼盖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工程推广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221001395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3020003.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珠海市横琴瑢盛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4B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一螺栓套筒,第二本体设于第一本体一侧,且第二本体开设有容置槽,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栓套筒嵌设于第一本体内,第一螺栓套筒贯穿第一本体,容置槽具有贯穿于第二本体让位开口,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本体、第四本体、第二螺栓套筒,第四本体设于第三本体一侧,第二螺栓套筒嵌设于第三本体内,第四本体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三本体配合容置于容置槽内,第四本体贴合于第一本体,且第一螺栓孔与第一螺栓套筒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栓套筒之间分别通过螺栓件连接。提高装配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