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水平稳定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2070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0980154773.2

    申请日:2009-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5/02 B64C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水平稳定器(8),其中该稳定器(8)的扫掠角(40)小于90度,其中该扫掠角(40)是由位于水平稳定器(8)的局部翼弦(19)的25%处的参考点线在垂直于飞机对称平面(21)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该平面还包括该飞机相对于飞机对称平面(21)的飞行方向,该扫掠角(40)是沿飞机的飞行方向测量的。此外,该水平稳定器(8)至飞机机身(1)的结构连接位于该机身(1)的封闭框架(13)处。

    用于航空器的水平稳定器的整流罩系统和安装所述整流罩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1998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80153198.4

    申请日:2009-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7/00 B64C1/26 B64C5/02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器的水平稳定器的整流罩系统和用于安装所述整流罩系统的方法,使得整流罩系统密封航空器的水平稳定器(2)和机身(1)。所述整流罩系统包括配置在航空器的水平稳定器(2)上的主整流罩(50、51),所述主整流罩(50、51)稳固连接到所述水平稳定器(2),而所述水平稳定器(2)相对于机身(1)可调试,所述整流罩系统还包括辅助整流罩(80、81),使得主整流罩(50、51)通过沿主整流罩(50、51)的翼弦的方向配置的支撑件(30)连接到水平稳定器(2),所述支撑件(30)位于所述主整流罩(50、51)的相对于机身(1)的外部部分,所述辅助整流罩(80、81)配置在所述支撑件(30)的外部部分,所述辅助整流罩(80、81)的目的是用于覆盖所述支撑件(30)和为该组件提供优良空气动力性能。本发明还涉及将该整流罩系统安装在航空器的水平稳定器(2)上的方法。

    飞行器稳定装置表面后缘

    公开(公告)号:CN10230077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80155875.6

    申请日:2009-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5/02 B64C3/28 B64C9/00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稳定装置表面(1)的后缘(3),所述表面(1)由复合材料制造,且包括外覆层(40)和内覆层(41),外覆层(40)和内覆层(41)在后缘(3)上通过连接夹类型元件(20)连接,所述连接夹类型元件(20)包括在其末端处的用于连接至稳定装置表面(1)的上和下覆层(40,41)的内部区域的一些凹槽(23),使得连接夹类型元件(20)有足够柔性以被箍缩,使得借助于这些凹槽(23)将其末端容纳在飞行器稳定装置表面(1)的外和内覆层(40,41)之间,由此在其后缘(3)上的稳定装置表面(1)的外部区域形成连续的没有梯度变化的空气动力学表面。

    对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元件的保护

    公开(公告)号:CN102171102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8673.0

    申请日:2009-07-31

    Abstract: 对于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元件(1)的保护,所述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元件(1)在其复杂的几何结构之处例如边界、隆起、边缘和拐角被保护,以免受到这些元件可能暴露到的放电的影响,所述元件(1)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的:对安置在模具(2)上的复合材料施加温度和压力循环,所述模具(2)被设计为使得一旦知道所述元件(1)的几何结构,所述模具(2)就包括打算用于积聚在所述元件(1)的制造工艺中的树脂的空腔(6),从而树脂将形成用于元件(1)的边界、隆起、边缘或拐角的介电保护,所述树脂积聚并形成保持在元件(1)的自由边界周围之处的层(3),因此对这样元件的边界、隆起、边缘或拐角赋予电绝缘的介电保护,所述介电保护在对所述元件(1)的放电的情况下防止可能的放电和热粒子的喷出。本发明还涉及制造这种复合材料元件(1)的方法。

    制造复合材料结构的方法和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80164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80053771.5

    申请日:2007-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44 B29C33/505 B29D99/0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复合材料加强结构(1)的方法,该结构包括外蒙皮(2)和多个加强件(3),加强件的横截面具有一限定内部通道(6)的闭合形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成形模具(34);b)提供带有沿其长度被增强(33)的内部腔室(32)的辅助阳模具(36),该辅助阳模具涂敷有适于固化的膜(37);c)提供加强件(3);d)将加强件(3)布置在模具(34)中,且在加强件(3)的内部通道(6)中布置辅助阳模具(36);e)层压外蒙皮(2);f)使得加强结构(1)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固化;g)在减小辅助阳模具(36)的横截面(41)后,去除辅助阳模具(36);h)将固化的加强结构(1)从模具(34)分离,内部腔室(32)的设计包括其增强装置(33)以及通过施加过压或负压分别维持或减小其横截面的能力。

    飞机的控制表面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05355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980128895.4

    申请日:2009-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9/10 B64C9/00 B64C9/02 B64C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机控制表面(1),特别是用于飞机升力面(2),包括主要控制表面(6)和次要控制表面(7),主要控制表面(6)包括铰链轴(10),次要控制表面(7)包括链轴(11),次要控制表面(7)通过其铰链轴(11)相对于主要控制表面转动(6)转动,所述次要控制表面(7)仅部分地占据主要控制表面(6)的跨度,次要控制表面(7)沿其铰链轴(11)的长度相当地小于主要控制表面(6)沿其铰链轴(10)的长度,而且根据设计的收缩法则,次要控制表面(7)的宽度或弦沿其铰链轴(11)的方向朝升力面(2)的尖端显著地缩小,前述设计的收缩法则用于将沿升力面(2)的跨度的扭转刚度的分布适应于其上的气动载荷的分布,然而,由于所述控制表面(1)的偏转,有效曲率的分布增加升力面(2)的失速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