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8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21472.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依靠锂电池实现动能回收的方法,该完全依靠锂电池实现动能回收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低压阶段的动能回收,保护值设置稍高于电芯过放值;步骤二:高压阶段的动能回收通过对过充值的设定产生容量冗余;步骤三:通过识别放电流的方法解除过充状态;步骤四:实际应用举例;步骤五:其余阶段的动能回收按常规充电方式进行。该完全依靠锂电池实现动能回收的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即可实现锂电池组全程无障碍对小车进行动能回收,采用满充保护和单体过压保护并存的方式也极大的保障了电池组的过压安全风险,即使在极端异常情况也提供着安全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9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039852.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稳型光伏太阳能支架结构,应用在光伏太阳能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固定设有支撑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有测量所述安装板的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对称贴合固定设有配稳滑移座,所述配稳滑移座上基于丝杆滑移组件沿着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旋转中心线方向滑动连接有配稳座,所述配稳座上至少固定设有1块配稳块,同时还设有与所述丝杆滑移组件以及所述角度传感器耦合,用于测量风力大小以及方向的风力测量系统;具有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增加了太阳能支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1121.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S20/32 , H02S40/10 , F24S25/20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光伏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追光功能的光伏太阳能支架结构及其追光方法,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侧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板和控制系统,支撑底座的上端呈T型状,支撑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旋转槽,控制系统执行以下步骤,控制系统包括有追光传感器、收发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电位计、分析处理模块、对比处理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追光传感实时的检测最强光照角度,使步进电机的电机轴带动主齿轮转动,使追光旋转座通过光伏支架带动光伏太阳能板和追光传感器转动,从而调节光伏太阳能板的位置,使最强光能够垂直的照射在光伏太阳能板上,提高光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0786.3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F18/2433 , G01R31/00 , G01R3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储一体化设备的线路异常监测系统,涉及光储一体化领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远程监测终端,本发明首先通过数据采集装置中线路数据采集单元对线路的数据进行采集,再经过线路数据分析单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计算获取线路的总异损值,当计算获取线路的总异损值超出预定值后,再对线路进行区间异损值计算,这样就避免了一直持续进行区间异损值计算,导致所有数据采集装置持续高强工作,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同时该系统能够根据采集的区间异损值,对线路的异损情况进行等距划分,并根据划分的等级进行对应的预警,从而实现了预警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79879.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并联管理方法,针对现有并联电池包电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获取各接入电池包的SOC值,查询预设的与SOC值对应的能量输出等级,并将电池包与查询后对应的能量输出等级进行匹配;计算电池包并联后支持输出的最大能量使用级别,并向负载反馈所述最大能量使用级别;基于负载的能量使用请求,控制各电池包在各自匹配的能量输出等级内输出,以使并联后支持输出的能量大小符合负载的能量使用请求。本发明使SOC值较高的电池包以较大功率模式放电,SOC值较小的电池包以低功率模式放电,从而推迟能量较少电池包的能量放空或推迟到达预设的停放状态,进而推迟“木桶效应”的到来,更为充分的利用并联电池包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39852.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稳型光伏太阳能支架结构,应用在光伏太阳能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固定设有支撑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有测量所述安装板的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对称贴合固定设有配稳滑移座,所述配稳滑移座上基于丝杆滑移组件沿着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旋转中心线方向滑动连接有配稳座,所述配稳座上至少固定设有1块配稳块,同时还设有与所述丝杆滑移组件以及所述角度传感器耦合,用于测量风力大小以及方向的风力测量系统;具有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增加了太阳能支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24347.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光伏太阳能支架,应用在光伏太阳能支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基于齿轮铰链机构在0‑360°范围内转动连接有拓展支架组件,所述拓展支架组件由至少1个第二支架组成,相邻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同样基于所述齿轮铰链机构实现连接,相邻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固定设有棘轮稳定组件,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同样基于所述齿轮铰链机构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三支架上均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三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增加稳定性的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便携性好,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918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321472.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依靠锂电池实现动能回收的方法,该完全依靠锂电池实现动能回收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低压阶段的动能回收,保护值设置稍高于电芯过放值;步骤二:高压阶段的动能回收通过对过充值的设定产生容量冗余;步骤三:通过识别放电电流的方法解除过充状态;步骤四:实际应用举例;步骤五:其余阶段的动能回收按常规充电方式进行。该完全依靠锂电池实现动能回收的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即可实现锂电池组全程无障碍对小车进行动能回收,采用满充保护和单体过压保护并存的方式也极大的保障了电池组的过压安全风险,即使在极端异常情况也提供着安全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223127.X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系统多路温度传感数据多级滤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温度采样电路对锂电池电芯表面温度进行采集;步骤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延时滤波处理;步骤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算法滤波处理;步骤四:针对实际应用中某路或多路温度传感器硬件接触不良和传感器失效问题,再进行多路传感器失效智能忽略的策略性算法滤波,本发明不影响原有温度管理策略;通过算法滤波优化温控采集数据后,温度值稳定可靠;利用NTC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多路温度值计算出温差的判断方法来忽略传感器线束不良、端子接触不良产生的无效数据;可以解决温度传感数据异常所导致的程序误判断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92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179879.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苏州联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并联管理方法,针对现有并联电池包电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获取各接入电池包的SOC值,查询预设的与SOC值对应的能量输出等级,并将电池包与查询后对应的能量输出等级进行匹配;计算电池包并联后支持输出的最大能量使用级别,并向负载反馈所述最大能量使用级别;基于负载的能量使用请求,控制各电池包在各自匹配的能量输出等级内输出,以使并联后支持输出的能量大小符合负载的能量使用请求。本发明使SOC值较高的电池包以较大功率模式放电,SOC值较小的电池包以低功率模式放电,从而推迟能量较少电池包的能量放空或推迟到达预设的停放状态,进而推迟“木桶效应”的到来,更为充分的利用并联电池包的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