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223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80064785.2
申请日:2013-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592 , H01B11/12 , H01B11/1891 , H01B11/20 , H01B13/016 , H04B3/28 , Y10T29/49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差动传输电缆及电气设备,其在不增加差动信号的传输损失的前提下,降低了差分对内延迟差。差动传输电缆(1)的连接方法是,将传输差动信号之1对导体(2)连接至收发器(101、201),并且在使隔着电介质层(3)设置于1对导体(2)的外周之第1屏蔽(4)不与任何部位电连接之状态下,将隔着绝缘层(5)设置于上述第1屏蔽(4)的外周之第2屏蔽(6)连接至机架地线(103、203)。
-
公开(公告)号:CN100359759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10004670.7
申请日:2004-03-09
Applicant: 日本I/F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85 , H01R4/023 , H01R13/05 , H01R43/24
Abstract: 一种电缆端部用模压片。在压入片(3)的基端侧形成用于固定从电缆(C1)的连接端突出的导线(1、2)的锡焊部(4、14、24),该锡焊部(4、14、24)的结构为,在边缘部的适当部位形成切口部(33、43),同时在该切口部(33、43)插入电缆连接端部的导线(1、2),并且以由导线来填充该切口部(33、43)的壁厚范围的形状进行锡焊,所述锡焊部(4、14、24)被埋设在树脂制模压体(5)内。根据这样的使模压片更加小型化的结构,可提高模压片的安装集成度,并可简化在压入片上的电缆固定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531152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04670.7
申请日:2004-03-09
Applicant: 日本I/F株式会社
IPC: H01R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85 , H01R4/023 , H01R13/05 , H01R43/24
Abstract: 一种电缆端部用模压片。在压入片(3)的基端侧形成用于固定从电缆(C1)的连接端突出的导线(1、2)的锡焊部(4、14、24),该锡焊部(4、14、24)的结构为,在边缘部的适当部位形成切口部(33、43),同时在该切口部(33、43)插入电缆连接端部的导线(1、2),并且以由导线来填充该切口部(33、43)的壁厚范围的形状进行锡焊,所述锡焊部(4、14、24)被埋设在树脂制模压体(5)内。根据这样的使模压片更加小型化的结构,可提高模压片的安装集成度,并可简化在压入片上的电缆固定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372385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2105107.0
申请日:2002-02-22
Abstract: 对频谱扩散后的数据进行逆扩散时把消耗电流抑制到最小同时使装置的构成简化以降低制造和开发费用。接收由频谱扩散产生的扩散信号并进行逆扩散来取出原信号的数据接收装置,由具备对该扩散信号进行采样的采样部件7,保持扩散信号复制品数据的存储部件10,使采样数据与扩散信号复制品数据相乘的乘法运算部件8,对从乘法运算部件得到的数据进行加法运算的加法运算部件9的模拟方式的匹配滤波器构成逆扩散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1223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380064785.2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日本I/F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592 , H01B11/12 , H01B11/1891 , H01B11/20 , H01B13/016 , H04B3/28 , Y10T29/49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差动传输电缆及电气设备,其在不增加差动信号的传输损失的前提下,降低了差分对内延迟差。差动传输电缆(1)的连接方法是,将传输差动信号之1对导体(2)连接至收发器(101、201),并且在使隔着电介质层(3)设置于1对导体(2)的外周之第1屏蔽(4)不与任何部位电连接之状态下,将隔着绝缘层(5)设置于上述第1屏蔽(4)的外周之第2屏蔽(6)连接至机架地线(103、2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