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91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2815.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47 , G06F16/29 ,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互馈财产避洪安置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涉及应急避险领域。本发明基于目标区域的基础数据,利用GIS结合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演算,生成洪水淹没图,进而划分村组财产风险区和安全区;根据路网数据构建路网拓扑结构,并基于洪水淹没图进行路段可通行性分析,形成可通行路网拓扑结构;基于洪水淹没图确定本村组财产风险区的财产安置方式;若为区内安置,将本村组财产风险区内的财产安置在本村组安置专区内;若为转移安置,则基于网格化转移、分类化运输及专区化安置规则,依据可通行路网拓扑结构生成可行转移安置路线集;利用启发式优化算法进行路径迭代计算,得到最优避洪转移安置路线,提高了财产转移安置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2024.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5D1/69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巢、无人机和无人船联合作业方法及系统,涉及无人机及无人船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机巢控制无人机通过无人机起落架底部的连接装置与无人船连接,然后控制无人机携带无人船飞行至指定区域,无人机和无人船脱离后,分别进行环境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环境数据发送至机巢,若机巢判断环境数据不合格,则令无人机或无人船重测,否则控制无人机携带无人船返航。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搭载无人船方式往返于机巢和指定区域,实现了无人机和无人船的联合自动化作业,并且在无人机和无人船执行巡测任务时,由机巢检测其返回的测量数据是否合格,有效避免了数据丢失造成水上水下数据不连续,存在数据空白的问题,提升了采集数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06203.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李昌文 , 杨丽婷 , 黄嘉乐 , 彭渝媛 , 杨雅兰 , 林苏菁 , 周瑞 , 朱佳琦 , 李非函 , 李佳睿 , 占皓雄 , 李志炜 , 吕晓蕾 , 杜书芸 , 曾小霞 , 覃亚慧 , 徐梦迪 , 林峻贤 , 陈双勤 , 潘瑜 , 宋煜佳 , 金国庆 , 苏郁兰 , 叶文浩 , 陈丹琳 , 陈怡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工程调度效益与损失互馈的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跨区补偿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洪水灾害评估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流域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并进行防洪减灾效益评估,确定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防洪效益;根据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进行水工程挖潜运用受灾损失评估,确定水工程挖潜运用受灾损失;并以此计算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运用下的防洪牺牲区作出的补偿。本申请可精确计算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运用下的防洪牺牲区的补偿,有效协调防洪保护区与牺牲区之间的益损关系,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提高了水工程承受洪涝风险和灾后自我恢复的能力,对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72565.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6/29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群避洪转移最优路线动态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路线规划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计算得到的洪水淹没参数构建人群可行转移路径图谱;根据人群分布情况确定同区域转移人口数量与负责人信息,构建区域人员信息数据库;根据区域人员信息数据库和安置区场所容量,基于人群可行转移路径图谱规划初始阶段避洪转移路线;根据洪水淹没参数的时空变化,进行预警信号分级评估,设置动态安置区;基于人群实时方位、道路实况信息和动态安置区,优化初始阶段避洪转移路线,得到最优避洪转移路线。本申请能够动态地规划人群避洪转移最优路线,以此规避由于洪灾导致的道路无法使用、人群无法快速抵达安置区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20294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1090545.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64U70/93 , G05D1/654 , B64U70/99 , B64U80/84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离联动式无人机载无人船系统,涉及无人机及无人船领域,通过在无人机本体和无人船本体上均配置通讯模块、主控模块、接触传感器等,同时利用承重电磁片的电信号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无人船本体分离联动的自动切换。无人机本体上第一摄像头以及无人船本体上第二摄像头可对无人机本体及无人船本体联动状态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数据传至第一、第二姿态矫正模块,实现对无人机本体和无人船本体联动时系统整体进行紧急避障或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无人机对无人船的起降,还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无人机载无人船到达指定区域巡测并自动回收无人机,为水上水下一体化、常态化、自动化、智能化巡测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