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和具有该电容器的板

    公开(公告)号:CN10764473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710281568.9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和具有该电容器的板。所述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设置有介电层;第一绝缘区域和第二绝缘区域。所述第一绝缘区域设置在第一内电极中的每个中,并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区域中的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二绝缘区域设置在第二内电极中的每个中,并包括设置在第二绝缘区域中的第二连接电极。乘积D1×Td和乘积D2×Td大于20μm2,其中,Td为介电层的厚度,D1和D2分别为第一绝缘区域的宽度和第二绝缘区域的宽度。

    多层电子组件
    2.
    发明公开
    多层电子组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0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517612.3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电子组件。所述多层电子组件包括:主体,包括电容形成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在所述电容形成部中,多个介电层与多个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电容形成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并包括介电层,所述第二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电容形成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表面上并包括介电层;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其中,在最靠近所述第一覆盖部或所述第二覆盖部设置的内电极的中央部中测量的Sn/(Ni+Sn)的摩尔比大于等于0.00160且小于等于0.0230,并且在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内电极的中央部中测量的Sn/(Ni+Sn)的摩尔比小于等于0.00066。

    电容器组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1739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1191161.3

    申请日:2017-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交替地堆叠的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且介电层插设在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沿着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第一下电极和第二下电极,位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

    电容器和具有该电容器的板

    公开(公告)号:CN107644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281568.9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和具有该电容器的板。所述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多个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交替地设置,且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设置有介电层;第一绝缘区域和第二绝缘区域。所述第一绝缘区域设置在第一内电极中的每个中,并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区域中的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二绝缘区域设置在第二内电极中的每个中,并包括设置在第二绝缘区域中的第二连接电极。乘积D1×Td和乘积D2×Td大于20μm2,其中,Td为介电层的厚度,D1和D2分别为第一绝缘区域的宽度和第二绝缘区域的宽度。

    多层电容器
    5.
    发明公开
    多层电容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38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89287.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主体,包括介电层以及彼此堆叠的多个内电极,且所述介电层介于所述多个内电极之间;以及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部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多个内电极,其中,所述多个内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内电极包括合金区,所述合金区形成在与所述外电极中的相应外电极接触的区域中,并且所述合金区包括镍(Ni)‑铬(Cr)合金。

    电容器组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1739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1191161.3

    申请日:2017-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交替地堆叠的多个第一内电极和多个第二内电极,且介电层插设在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沿着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第一下电极和第二下电极,位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