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6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60160.6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和位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外部的外电极,所述电容器主体包括介电层和内电极,其中,所述外电极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外部并且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第二导电金属以及第一导电金属与第二导电金属的合金,所述内电极包括第三导电金属,并且所述第一层包括内层,所述内层包括合金部和扩散部,所述合金部设置在与所述介电层相接的部分并且包括所述合金,所述扩散部设置在与所述内电极相接的部分并且包括所述第一导电金属、所述第三导电金属、第一导电金属与第三导电金属的合金或它们的组合。

    多层电容器
    2.
    发明公开
    多层电容器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09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927442.X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电容器。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以及2n个或更多个端子电极,所述电容器主体包括介电层和堆叠的第一内电极层和第二内电极层且介电层介于其间,所述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位于所述电容器主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上,所述2n个或更多个端子电极位于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所述第一内电极层包括n+1个第一内电极图案,所述第二内电极层包括n个第二内电极图案,并且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多层电子组件
    6.
    发明公开
    多层电子组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43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516564.0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电子组件,多层电子组件包括:主体,包括电容形成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电容形成部包括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第一覆盖部设置在电容形成部的上表面上并包括第一覆盖电极,第二覆盖部设置在电容形成部的下表面上并包括第二覆盖电极,主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和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一外电极;以及第二外电极。当第一内电极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平均尺寸、第二内电极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平均尺寸、第一覆盖电极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平均尺寸和第二覆盖电极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平均尺寸分别为Wi1、Wi2、Wc1和Wc2时,满足Wc1‑Wi1>80μm且Wc2‑Wi2>80μm。

    多层电子组件
    7.
    发明公开
    多层电子组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1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196397.6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层电子组件。所述多层电子组件包括:主体,包括电容形成部,电容形成部是内电极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叠置的区域,并且主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外电极,设置在主体上。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电容形成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上的覆盖部。覆盖部中的至少一个覆盖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外表面包括:平坦部,形成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相应表面;突起,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相应表面沿第一方向突出;以及凹入部,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相应表面沿第一方向凹入。突起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与凹入部间隔开并且设置在凹入部的外侧。

    多层电容器和制造多层电容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23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334887.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层电容器和制造多层电容器的方法。所述多层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电容器主体包括在彼此间隔开的同时交替地堆叠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以及介于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的介电层,其中,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和介电层在第一方向上堆叠,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可分别设置在电容器主体的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其中,第一内电极可包括从电容器主体的第一表面突出0.5μm至5μm的第一端部,并且其中,第二内电极可包括从电容器主体的第二表面突出0.5μm至5μm的第二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