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4789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410384465.1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557 , H01M10/65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电池单元、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电池单元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其中,第一开口与第一空间流体连通,第一空间限定在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侧与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第一侧部之间,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流体连通,第二空间限定在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侧与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第二侧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30483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397520.5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章旭
IPC: H01M2/10 , H01M10/6555 , H01M1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57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61 , H01M2220/20 , H01M2/1016
Abstract: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各自包括长侧表面和短侧表面的单元电池,相邻单元电池的长侧表面彼此面对;以及在第一单元电池和第二单元电池之间的间隔件。间隔件包括:对应于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短侧表面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孔,用于冷却第一单元电池的底表面的流体可通过第一孔注入;面对第一单元电池的底表面的底部部分;将第一单元电池的底表面与第一间隔件的底部部分隔开以提供流体的移动路径的支撑突起;以及在第一侧壁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壁,第二壁包括第二孔,流体通过第二孔被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5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007859.5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2 , H01M2/1016 , H01M2/12 , H01M2/202 , H01M10/486
Abstract: 电池模块可包括具有电极端子的电池和测量电池的每一个的电压、电流或者温度中的一个或更多的测量构件。测量构件可包括容纳部分,电池模块可包括电连接相邻电池的电极端子的连接构件。每个连接构件可包括从其延伸的突起,每个突起可被电连接到测量构件。每个突起还可包括背对电池的最上表面,每个突起的最上表面可接合一个容纳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30483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510397520.5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章旭
IPC: H01M2/10 , H01M10/6555 , H01M10/613
Abstract: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各自包括长侧表面和短侧表面的单元电池,相邻单元电池的长侧表面彼此面对;以及在第一单元电池和第二单元电池之间的间隔件。间隔件包括:对应于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短侧表面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孔,用于冷却第一单元电池的底表面的流体可通过第一孔注入;面对第一单元电池的底表面的底部部分;将第一单元电池的底表面与第一间隔件的底部部分隔开以提供流体的移动路径的支撑突起;以及在第一侧壁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壁,第二壁包括第二孔,流体通过第二孔被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34783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410331159.1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52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2/12 , H01M10/0486
Abstract: 一种电池模块,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被布置成电池阵列的多个电池单元,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障壁,其中障壁中的一对相邻的障壁使电池单元安装在它们之间;和具有至少一对相对的框架构件的框架,电池阵列和障壁位于相对的框架构件之间并被设置在其内部;该框架包括:在电池阵列的最外侧的一对端块;连接端块的侧框架;和覆盖在多个电池单元的每一个的排放部分的上面并提供用于将来自电池单元的排放气体引导远离电池模块的通道的排气部分,排气部分刚性地支撑在框架内的电池阵列的电池单元和障壁。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37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785610.7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章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4 , H01M2/0217 , H01M2/1077 , H01M2/12 , H01M2/1205 , H01M2/1252 , H01M2/206 , H01M2/34 , H01M10/04 , H01R11/288 , Y10T29/49174 , Y10T29/49179
Abstract: 公开电池模块及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的每一个具有在其上表面上的端子部分;定位在多个电池单元上的汇流条保持器,汇流条保持器具有暴露多个电池单元的端子部分的开口;定位在汇流条保持器的开口中的汇流条,汇流条与汇流条保持器的开口的周边以预定间隔隔开,汇流条电连接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相邻电池单元的端子部分;沿开口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分,引导部分向上延伸超出开口;以及在引导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固定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2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064933.1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基于镍的金属氧化物、基于镍的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二次电池。所述用于锂二次电池的基于镍的金属氧化物为单晶颗粒并且包括立方复合相,其中所述立方复合相包括由式1表示的金属氧化物相和由式2表示的金属氧化物相,其中,在式1中,0≤x≤0.1,0≤y≤0.1,且0≤z≤0.5,其中,在式2中,0≤x≤0.1,0≤y≤0.1,且0≤z≤0.5。式1Ni1‑x‑zLixCozO1‑y式2Ni6‑x‑zLixCozMnO8‑y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91474.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中提供了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正极和包括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各自包括多个大的初级颗粒的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次级颗粒,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次级颗粒具有在其中具有孔的中空结构,多个大的初级颗粒中的每一个具有约2μm至约6μm的尺寸,并且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次级颗粒中的每一个具有约10μm至约18μm的尺寸;以及在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次级颗粒的表面上的含钴化合物的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37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410785610.7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章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4 , H01M2/0217 , H01M2/1077 , H01M2/12 , H01M2/1205 , H01M2/1252 , H01M2/206 , H01M2/34 , H01M10/04 , H01R11/288 , Y10T29/49174 , Y10T29/49179
Abstract: 公开电池模块及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的每一个具有在其上表面上的端子部分;定位在多个电池单元上的汇流条保持器,汇流条保持器具有暴露多个电池单元的端子部分的开口;定位在汇流条保持器的开口中的汇流条,汇流条与汇流条保持器的开口的周边以预定间隔隔开,汇流条电连接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相邻电池单元的端子部分;沿开口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分,引导部分向上延伸超出开口;以及在引导部分的内表面上的固定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36696.9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2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C01G5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正极活性物质、制备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包括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整体颗粒,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整体颗粒具有约1μm~约4μm的平均尺寸;以及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整体颗粒的表面上的含有钴化合物的涂层,其中镍类锂金属氧化物整体颗粒掺杂有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