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9911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046793.4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除湿装置具有:第一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三热交换器,其与第二热交换器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节流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使制冷剂减压;及压缩机,其喷出侧与第三热交换器连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除湿装置使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选择性地作为冷凝器及蒸发器发挥功能。

    电动式驱动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9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180073409.0

    申请日:2011-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电动机和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电动式驱动装置中,不需要将电动机端子与控制装置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螺钉,通过减少部件数及组装工时数来实现成本降低。本发明的电动式驱动装置(100)包括电动机(1);以及控制装置(20),其配置在电动机1)的转轴(2)的轴线上,并对电动机(1)进行控制,在电动机(1)上具有朝向控制装置(20)且与转轴(2)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电动机端子13),并且在电动机端子(13)的靠控制装置(20)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狭缝(13a),在控制装置(20)上具有电动机连接端子(34),该电动机连接端子34)设置在电动机端子(13)的延伸线上,并与电动机端子(13)连接,电动机端子(13)的狭缝13a)被压入固定于电动机连接端子(34)。

    空调装置和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40269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80072923.6

    申请日:2014-02-20

    Abstract: 空调装置(100)具备:制冷剂循环回路(A);配设于第一换热器(13)和第二换热器(15)之间的干燥剂材料;产生按照第一换热器(13)、干燥剂材料、第二换热器(15)的顺序通过的气流的送风装置;检测气流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以及控制流路切换装置并对使被干燥剂材料保持的水分解吸的第一运转模式以及使干燥剂材料吸附水分的第二运转模式进行切换的控制装置(90),控制装置(90)具有判定由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的气流的温度是低还是高的温度判定机构、以及当由温度判定机构判定为气流的温度低的情况下转变为第三运转模式的第三运转模式设定机构,第三运转模式下,以第一换热器(13)的表面温度比第二运转模式下的第一换热器(13)的表面温度高的状态使干燥剂材料吸附水分。

    空气调节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07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411080.5

    申请日:201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抑制异物附着在干燥剂块上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了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回路;具有配置了第一热交换器(5)和第二热交换器(7)的风路的框体(2);设置在框体(2)内、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并具有多个小室的干燥剂块(8);以及设置在比干燥剂块(8)更靠风路上游侧的位置、抑制异物(15)混入的网眼状的过滤器(14),过滤器(14)中的网眼的宽度小于干燥剂块(8)的小室(8a)的最短边的长度。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9792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45611.X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具备:层叠铁芯(20),所述层叠铁芯层叠多个铁芯(2)而形成;永久磁铁(21),所述永久磁铁配置在沿轴向(Y)形成的磁铁孔(26)中;轴向(Y)两端的端板(100、101),磁铁孔(26)在周向(Z)上形成有多个,在磁铁孔(26)的周向(Z)的两端具有空隙部(261),在周向(Z)上相邻的磁铁孔(26)之间且在比磁铁孔(26)靠径向(X)的内侧(X2)的位置沿轴向(Y)贯通地形成流通孔(22),在各铁芯(2)具备连通空隙部(261)与流通孔(22)的第一槽部(24)、连通空隙部(261)与铁芯(2)的外周而成为排气口的第二槽部(25)、在端板(100、101)流通孔(22)露出并成为吸气口的第一孔(12)、和在第一孔(12)的旋转方向(Z1)的下游侧辅助吸气的屏障部(11)。

    空气调节装置以及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988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480072636.5

    申请日:2014-02-20

    Abstract: 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A);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15)之间的除湿部件;产生按照第一换热器(13)、除湿部件以及第二换热器(15)的顺序通过的气流的送风装置;检测气流的温度湿度的温度湿度检测机构;以及控制流路切换装置来切换使除湿部件解吸被保持的水分的第一运转模式和使除湿部件吸附水分的第二运转模式的控制装置(90),控制装置(90)具有:存储多个分区和分别与多个分区对应的时间的存储机构;以及运转时间设定机构,该运转时间设定机构从多个分区中确定与由温度湿度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气流的温度湿度对应的分区,并基于与确定的分区对应的时间,设定第一运转模式的运转时间和第二运转模式的运转时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