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表面处理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9241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80130698.1

    申请日:200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该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下述放电表面处理,即,将金属粉末或金属合金的粉末成型而获得的压粉体、或者对该压粉体进行加热处理而成的成型体作为电极,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使电极和被处理材料之间产生脉冲状放电,利用其能量使电极材料熔融,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形成由电极材料构成的覆膜、或者由电极材料利用放电能量反应而成的物质构成的覆膜,作为所述脉冲状放电,混合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大于或等于2种的脉冲状放电。

    放电表面处理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1924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880130698.1

    申请日:200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该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下述放电表面处理,即,将金属粉末或金属合金的粉末成型而获得的压粉体、或者对该压粉体进行加热处理而成的成型体作为电极,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使电极和被处理材料之间产生脉冲状放电,利用其能量使电极材料熔融,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形成由电极材料构成的覆膜、或者由电极材料利用放电能量反应而成的物质构成的覆膜,作为所述脉冲状放电,混合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大于或等于2种的脉冲状放电。

    放电加工机用电源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810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80075175.3

    申请日:2011-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2 B23H1/022 B23H7/02 B23H2300/20

    Abstract: 为了抑制发热量的增大,并且兼顾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在本发明中,具有:串联电路,其包含直流电源(1)、开关元件(4a、4b)及二极管(7a),用于向加工用电极(2)和被加工物(3)之间的加工间隙供给直流或交流的电流脉冲;二极管(7b、7c),它们将电流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以及控制部(10),其对开关元件(4a、4b)进行控制,在利用存在于串联电路上的电感(6)生成呈三角波形状的电流脉冲时,控制部(10)对开关元件(4a、4b)的接通时间及断开时间进行控制,以使得由多个电流脉冲构成的脉冲列中的任意电流脉冲的峰值变化。

    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567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80054130.7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C23C8/80 C23C26/00 Y10T428/124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为了形成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损特性的覆膜,该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即:制作含有通过氧化而发挥润滑性的成分的金属粉末;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氧化,使所述金属粉末中含有的氧元素量为6重量%至14重量%;以及使所述金属粉末熔化或者半熔化,在被处理材料上形成覆膜,该覆膜具有下述组织,同时,所述熔化或者半熔化后的整体的氧元素含量为5重量%至9重量%,该组织构成为在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的单位区域内,分布有氧元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3重量%的区域和大于或等于8重量%的区域。

    放电加工机用电源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810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180075175.3

    申请日:2011-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2 B23H1/022 B23H7/02 B23H2300/20

    Abstract: 为了抑制发热量的增大,并且兼顾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在本发明中,具有:串联电路,其包含直流电源(1)、开关元件(4a、4b)及二极管(7a),用于向加工用电极(2)和被加工物(3)之间的加工间隙供给直流或交流的电流脉冲;二极管(7b、7c),它们将电流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以及控制部(10),其对开关元件(4a、4b)进行控制,在利用存在于串联电路上的电感(6)生成呈三角波形状的电流脉冲时,控制部(10)对开关元件(4a、4b)的接通时间及断开时间进行控制,以使得由多个电流脉冲构成的脉冲列中的任意电流脉冲的峰值变化。

    放电加工机用电源装置及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2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70056.9

    申请日:2011-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22 B23H2300/20

    Abstract: 具有:串联电路,其包含有直流电源(1)、开关元件(4a、4b)及二极管(7a),该串联电路用于向加工用电极(2)和被加工物(3)之间的加工间隙中供给直流或交流的电流脉冲;二极管(7b、7c),它们将电流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以及控制部(10),其控制开关元件(4a、4b),控制部(10)在利用存在于串联电路上的电感(6)生成呈三角波形状的电流脉冲时,对开关元件(4a、4b)进行控制,使得该电流脉冲中的无电流时间和电流持续时间的比即电流脉冲时间比小于或等于1/5。

    放电加工机用电源装置及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21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80070056.9

    申请日:2011-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22 B23H2300/20

    Abstract: 具有:串联电路,其包含有直流电源(1)、开关元件(4a、4b)及二极管(7a),该串联电路用于向加工用电极(2)和被加工物(3)之间的加工间隙中供给直流或交流的电流脉冲;二极管(7b、7c),它们将电流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以及控制部(10),其控制开关元件(4a、4b),控制部(10)在利用存在于串联电路上的电感(6)生成呈三角波形状的电流脉冲时,对开关元件(4a、4b)进行控制,使得该电流脉冲中的无电流时间和电流持续时间的比即电流脉冲时间比小于或等于1/5。

    放电加工机及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0159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80002015.0

    申请日:2012-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2 B23H9/14

    Abstract: 一种放电加工装置,其一边在电极(1a)和工件(W)之间施加电压而发生放电,一边使电极(1a)移动至指令深度(188)而对工件(W)实施开孔加工,其具有:当前坐标检测部(10),其检测电极(1a)的当前位置;放电电压检测部(7),其在开孔加工执行时,每隔规定期间对放电的最小电压进行检测;贯穿检测部(6),其在放电电压检测部(7)检测出的最小电压比贯穿判定电压(181)更高的状态持续大于或等于贯穿判定持续时间(182)的情况下,判断为电极(1a)已贯穿工件(W);以及运算部(16),其在贯穿检测部(6)判断为电极(1a)已贯穿工件(W)的时刻,对当前坐标检测部(10)检测出的电极(1a)的当前位置加上第1凸出量(184)后的位置进行计算,并利用计算出的位置对存储在存储部(18)中的指令深度(188)进行更新。

    放电加工机及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015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80002015.0

    申请日:2012-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2 B23H9/14

    Abstract: 一种放电加工装置,其一边在电极(1a)和工件(W)之间施加电压而发生放电,一边使电极(1a)移动至指令深度(188)而对工件(W)实施开孔加工,其具有:当前坐标检测部(10),其检测电极(1a)的当前位置;放电电压检测部(7),其在开孔加工执行时,每隔规定期间对放电的最小电压进行检测;贯穿检测部(6),其在放电电压检测部(7)检测出的最小电压比贯穿判定电压(181)更高的状态持续大于或等于贯穿判定持续时间(182)的情况下,判断为电极(1a)已贯穿工件(W);以及运算部(16),其在贯穿检测部(6)判断为电极(1a)已贯穿工件(W)的时刻,对当前坐标检测部(10)检测出的电极(1a)的当前位置加上第1凸出量(184)后的位置进行计算,并利用计算出的位置对存储在存储部(18)中的指令深度(188)进行更新。

    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5677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680054130.7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C23C8/80 C23C26/00 Y10T428/124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为了形成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损特性的覆膜,该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即:制作含有通过氧化而发挥润滑性的成分的金属粉末;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氧化,使所述金属粉末中含有的氧元素量为6重量%至14重量%;以及使所述金属粉末熔化或者半熔化,在被处理材料上形成覆膜,该覆膜具有下述组织,同时,所述熔化或者半熔化后的整体的氧元素含量为5重量%至9重量%,该组织构成为在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的单位区域内,分布有氧元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3重量%的区域和大于或等于8重量%的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