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5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80054943.3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少燃烧器主体插入时的燃烧器主体的顶端位置的误差位移的燃烧器。燃烧器(161)具备:燃烧器主体(162);多个驱动缸(163),以与燃烧器主体(162)移动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驱动燃烧器主体(162)的移动;连接构件,连接燃烧器主体(162)和多个驱动缸(163);嵌合构件(170),设置于燃烧器主体(162)与连接构件之间,限制轴线(X)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容许与轴线(X)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98094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040110.0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726 , C10J2300/093 , C10J2300/094 , C10J2300/0956 , C10J2300/0959 , C10J2300/1653 , C10J2300/1678 , C10K1/026 , F01K5/02 , F01K23/10 , F01K23/16 , F22B1/1815 , Y02E20/16 , Y02E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防止或抑制气化炉起动时的暂时的黑烟产生的气化炉的起动方法。供给气化剂和固体碳质燃料而进行气化的气化炉(10)的起动方法包括:起动用燃气点火工序,在成为起动用燃烧室BS周边的炉内处于充满了惰性气体的惰性气氛下向起动用燃烧室BS供给起动用燃料及含氧气体而使其点火;含氧气体供给量调整工序,以使起动用燃料与含氧气体发生燃烧反应后的燃烧气体为几乎不含氧的惰性气体的方式调整含氧气体的供给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48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71813.7
申请日:2023-10-0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尾启介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零件点数并简化结构。燃烧器具备:燃烧器枪(30),喷射燃料;支架(20),可装卸燃烧器枪(30)且能够沿着轴向往复移动;框体,供安装于支架(20)的状态的燃烧器枪(30)插入;极限开关(19),判断燃烧器枪(30)是否插入到框体(10)中;及推杆(24),通过将燃烧器枪(30)安装于支架(20),在燃烧器枪(30)插入到框体(10)时从不按压开关(19)的退避位置向按压开关(19)的按压位置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80067531.6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3Q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Q9/00 , F23C5/32 , F23D14/02 , F23D14/70 , F23D220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炉及加压型煤气化炉。本发明的燃烧炉及加压型煤气化炉中,设置:燃烧炉主体(41),能够吹入混合有燃料和空气的燃料气体;及点火火炬(42),配置在燃烧炉主体(41)的内侧,从基端部传播火焰并从前端部送出,通过将点火火炬(42)的前端部(42a)相对于燃烧炉主体(41)的前端部(41a)配置在基端部侧,减轻点火时的点火火炬的前端部中的热负载,由此能够提高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65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67531.6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3Q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Q9/00 , F23C5/32 , F23D14/02 , F23D14/70 , F23D220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炉及加压型煤气化炉。本发明的燃烧炉及加压型煤气化炉中,设置:燃烧炉主体(41),能够吹入混合有燃料和空气的燃料气体;及点火火炬(42),配置在燃烧炉主体出,通过将点火火炬(42)的前端部(42a)相对于燃烧炉主体(41)的前端部(41a)配置在基端部侧,减轻点火时的点火火炬的前端部中的热负载,由此能够提高耐久性。(41)的内侧,从基端部传播火焰并从前端部送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25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80003494.8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C10J3/485 , C10J3/506 , C10J2300/093 , C10J2300/1653 , F23C5/02 , F23D2211/00 , F23L7/00 , F23L2900/07002 , Y02E20/16 , Y02E20/18 , Y10T29/493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烧器具备:燃料管(2);覆盖燃料管(2)的外周并向与燃料管(2)的侧壁之间导入氧化剂的氧化剂管(3);设于氧化剂管(3)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移吸收构件(7),其特征在于,燃料管(2)、氧化剂管(3)将基端部固定在反应炉(10)的内侧容器(12)的侧壁,并从内侧容器(12)的侧壁朝向外侧贯通外侧容器(11)而延伸,总长根据在燃料管(2)产生的应力来确定,氧化剂管(3)以抑制氧化剂管(3)及燃料管(2)的前端向气化炉(10)内突出的长度的方式相对于内侧容器(12)的侧壁而定位,在内侧的侧壁的定位部(30)(固定部)与炉外侧固定部之间产生的氧化剂管(3)的轴向的热拉伸由设置在氧化剂管(3)的位移吸收构件(7)吸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