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81705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80003235.0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04 , B29C35/049 , B29D30/0601 , B29D2030/067 , B29D2030/0675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硫系统在蒸气供给通路(40)上设置升温器(35)和升压器(37),该蒸气供给通路将属于组的加硫机(10a~10h)和分配给组的锅炉(30)连结。优选如下方式,升温器(35)和升压器(37)从上游侧依次配置,在升温器(35)和升压器(37)之间向模具供给蒸气的第二分支供给通路(43)从蒸气供给通路(40)分支,第二分支供给通路(43)绕过升压器(37)向模具供给由升温器(35)升温后的蒸气。
-
公开(公告)号:CN102203538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080003064.7
申请日:2010-02-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F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具备散热片·管方式的热交换器的气体冷却器的传热性能。一种气体冷却器(10),具备热交换器(6),通过在从外部导入的被加热后的被冷却气体与热交换器(6)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被冷却气体进行冷却并向外部排出,所述气体冷却器(10)的特征在于,热交换器(6)具备:相互隔着规定的间隙并列设置,且使被冷却气体在间隙中流动的多个传热散热片(8);贯通传热散热片(8),并沿着被冷却气体流动的方向设置多列的传热管(7),其中,传热管(7)的外径d0为20~30mm。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235.0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04 , B29C35/049 , B29D30/0601 , B29D2030/067 , B29D2030/0675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硫系统在蒸气供给通路(40)上设置升温器(35)和升压器(37),该蒸气供给通路将属于组的加硫机(10a~10h)和分配给组的锅炉(30)连结。优选如下方式,升温器(35)和升压器(37)从上游侧依次配置,在升温器(35)和升压器(37)之间向模具供给蒸气的第二分支供给通路(43)从蒸气供给通路(40)分支,第二分支供给通路(43)绕过升压器(37)向模具供给由升温器(35)升温后的蒸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18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39322.0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24 , C23C18/1605 , C23C18/1616 , C23C18/1619 , C23C18/1633 , C23C18/1675 , C23C18/1678 , C23C18/1692 , C23C18/18 , C23C18/1817 , C23C18/32 , C23C18/44 , F01D25/005 , F04D17/122 , F04D29/023 , F04D29/4206 , F05D2230/90 , Y10T29/49323 , C23C18/36
Abstract: 一种回转机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形成具有多个开口部(5、6、10、11)来吸入、排出流体(F)的回转机械(100)的机室(1)的机室形成工序(S0);在机室形成工序(S0)之后,通过开口部(5、6、10、11),将前处理液(W1)向机室(1)内供给后从机室(1)排出,来进行机室(1)的内表面(1a)的活性化的表面活性化工序(S2);在表面活性化工序(S2)之后,通过开口部(5、6、10、11),进行镀敷液(W3)的向机室(1)内的供给和从机室(1)内的排出而使镀敷液(W3)循环,来进行机室(1)的内表面(1a)的镀敷的镀敷工序(S5);以被在镀敷工序(S5)中镀敷后的机室(1)从外周侧覆盖的方式,设置相对于机室(1)能够相对旋转的旋转体(3、4)的组装工序(S7)。
-
公开(公告)号:CN10220353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080003064.7
申请日:2010-02-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F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具备散热片·管方式的热交换器的气体冷却器的传热性能。一种气体冷却器(10),具备热交换器(6),通过在从外部导入的被加热后的被冷却气体与热交换器(6)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被冷却气体进行冷却并向外部排出,所述气体冷却器(10)的特征在于,热交换器(6)具备:相互隔着规定的间隙并列设置,且使被冷却气体在间隙中流动的多个传热散热片(8);贯通传热散热片(8),并沿着被冷却气体流动的方向设置多列的传热管(7),其中,传热管(7)的外径d0为20~30m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