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86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680007040.6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将一对固定涡旋盘(15)以及回转涡旋盘(16)中的一方设为仅在旋涡状齿(16B)的沿着齿根面(16D)的旋涡方向的规定位置具备台阶部(16E)的涡旋盘(16),将另一方设为仅在旋涡状齿(15B)的沿着齿顶面(15C)的旋涡方向的规定位置具备台阶部(15E)的涡旋盘(15),该固定涡旋盘(15)的端板(15A)的齿根面(15D)被设为两个涡旋盘(15、16)的齿顶间隙设定用的基准面(25),此外在将回转涡旋盘(16)的旋涡状齿(16B)的齿高设为(L)(Lo、Li)、将固定涡旋盘(15)的旋涡状齿(15B)的齿高设为(l)(lo、li)时,L(Lo、Li)>l(lo、li)。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69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13707.3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一种具备一对固定涡旋盘(15)及回旋涡旋盘(16)的涡旋流体机械,是单侧带台阶的涡旋件,在该单侧带台阶的涡旋件中,固定涡旋盘(15)及回旋涡旋盘(16)中的一方仅在涡旋状齿(16B)的齿底面(16D)的沿着涡旋方向的规定位置具备台阶部(16E),另一方仅在与齿底面(16D)侧的台阶部(16E)对应的涡旋状齿(15B)的齿顶面(15C)的沿着涡旋方向的规定位置具备台阶部(15E),设置于齿底面(16D)的台阶部(16E)的位置设置于距结束吸入的涡旋状齿(16B)的卷绕结束位置(16F)伸开角为π弧度的涡旋方向内周侧的位置或比该位置靠外周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69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80014200.X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76 , F04C18/0215 , F04C29/12 , F04C2230/41 , F04C2230/92 , F04C227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盘(15);回旋涡旋盘(16),能公转回旋运动地被支承;以及排出端口,供通过两个涡旋盘(15、16)进行了压缩的流体排出,在回旋涡旋盘(16)的端板设有:端板侧台阶部(16E),以高度沿涡圈的涡在其中心部侧高且在外终端侧变低的方式形成,在固定涡旋盘(15)的壁体设有:涡圈侧台阶部(15E),与端板侧台阶部(16E)对应,以高度在涡的中心部侧低且在外终端侧变高的方式形成,其中,在回旋涡旋盘(16)实施表面硬化处理,在固定涡旋盘(15)未实施表面硬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0852.3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3 , F04C18/02 , F04C2240/50 , F04C2240/52 , F04C224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由涡旋部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的变形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该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具备: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该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在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旋转支承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轴部,第一驱动侧轴承(11)被相对于第一驱动侧轴部(7c)施加预载,以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第二驱动侧轴承(14)被相对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施加预载,以得第一驱动侧轴承(11)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
-
公开(公告)号:CN1082915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7184.0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回转涡旋盘的回转半径不变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将担当防止自转机构的销与卡合孔(环)可靠地卡合。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10)具备:固定涡旋盘(24);回转涡旋盘(22),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4)进行公转回转运动;主轴(14),具有供驱动力传递的输入轴(14a)和相对于输入轴(14a)偏心规定量并将驱动力传递至回转涡旋盘(22)的偏心轴(14c);以及销-环机构(27),设于回转涡旋盘(22)与壳体(11)之间,防止回转涡旋盘(22)的自转。销-环机构(27)在将主轴(14)的偏心轴(14c)的回转半径设为ρs,将由销(27a)和环(27b)确定的销(27a)的回转半径设为ρpin时,满足ρs
-
公开(公告)号:CN1161946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80063336.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具备:轴,能够绕轴线旋转;马达,对轴进行旋转驱动;压缩机主体,通过轴的旋转而进行驱动;壳体,覆盖马达及压缩机主体,并且具有从轴线方向与马达对置的底面;吸入端口,向壳体内引导制冷剂;及散热片,形成在底面,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延伸,并且在流动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8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811103.1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盘;回旋涡旋盘;以及排出端口(18),供通过两个涡旋盘进行了压缩的流体排出,在回旋涡旋盘的端板设有:端板侧台阶部,以高度沿涡旋状涡圈(16B)的涡在其中心部侧高且在外终端侧变低的方式形成,在固定涡旋盘的涡旋状涡圈(15B)设有:壁体侧台阶部,与端板侧台阶部对应,以高度在涡的中心部侧低且在外终端侧变高的方式形成,其中,在隔着固定涡旋盘的中心正对的一对压缩室(17A、17B)中,压力高的腹侧压缩室(17A)比压力低的背侧压缩室(17B)先与排出端口(18)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8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11103.1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盘;回旋涡旋盘;以及排出端口(18),供通过两个涡旋盘进行了压缩的流体排出,在回旋涡旋盘的端板设有:端板侧台阶部,以高度沿涡旋状涡圈(16B)的涡在其中心部侧高且在外终端侧变低的方式形成,在固定涡旋盘的涡旋状涡圈(15B)设有:壁体侧台阶部,与端板侧台阶部对应,以高度在涡的中心部侧低且在外终端侧变高的方式形成,其中,在隔着固定涡旋盘的中心正对的一对压缩室(17A、17B)中,压力高的腹侧压缩室(17A)比压力低的背侧压缩室(17B)先与排出端口(18)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680015351.7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盘;回旋涡旋盘;以及排出端口(18),供通过两个涡旋盘进行了压缩的流体排出,在回旋涡旋盘的端板设有:端板侧台阶部,以高度沿涡旋状涡圈(16B)的涡在其中心部侧高且在外终端侧变低的方式形成,在固定涡旋盘的涡旋状涡圈(15B)设有:壁体侧台阶部,与端板侧台阶部对应,以高度在涡的中心部侧低且在外终端侧变高的方式形成,其中,在隔着固定涡旋盘的中心正对的一对压缩室(17A、17B)中,压力高的腹侧压缩室(17A)比压力低的背侧压缩室(17B)先与排出端口(18)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7914.5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驱动侧涡旋部件(7)、从动侧涡旋部件(9)、销环机构(15)、将驱动侧涡旋部件(7)支承为旋转自如的驱动侧轴承(11)、将从动侧涡旋部件(9)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从动侧轴承(13)。驱动轴(6)、驱动侧涡旋部件(7)及从动侧涡旋部件(9)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重心从旋转中心(CL1、CL2)错开规定距离。该规定距离被设定成:由离心力和流体压缩引起的轴承载荷的总和为驱动侧轴承(11)及从动侧轴承(13)的动态额定载荷的5%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