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离合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033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19386.6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外圈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件,外圈的端面设有限位槽;内圈端面的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任意相邻两个驱动组件之间均设有多个滚动支撑结构,多个第一限位件与多个驱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内圈的第二限位件和两端分别抵紧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弹簧,滚动支撑结构的第三限位件用于固定滚子的位置,外圈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之间均设有多个第四限位件,弹簧能带动第二限位件沿第一时针方向运动以使限位块抵紧于限位槽的槽壁,且滚子沿内圈的径向分别抵紧于第四限位件和传动轴。该单向离合器能防止滚子和弹簧脱落,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使用性能好。

    一种转子支架端面旋压设备及转子支架端面旋压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7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75400.X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子支架端面旋压设备及转子支架端面旋压加工方法。转子支架端面旋压设备用于将料饼旋压成设有筒体部和收口部的转子支架,筒体部连接收口部的一端的台阶面呈凹陷状,其包括尾顶和芯棒座,芯棒座上装配有芯棒,芯棒包括收口段和设于收口段底部的筒体段,料饼能装配于芯棒上,尾顶能压靠于料饼上;芯棒的一侧设有能靠近收口段以使料饼上旋压形成台阶面和收口部的收口端旋滚轮;芯棒的周侧设有能靠近筒体段以使完成台阶面和收口部加工的料饼旋压形成筒体部的筒体旋压滚轮组件。本发明通过收口端旋滚轮和筒体旋压滚轮组件旋压料饼最终形成转子支架,能够降低转子支架的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及良品率。

    一种电机轴壳体的旋压模具及旋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9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376865.7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机轴壳体的旋压模具及旋压方法。其中,电机轴壳体的旋压模具包括上压头、下压头、分型轮和成型轮组,上压头上开设有上凹槽,下压头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花键,通过分型轮能够将坯料的外周分型为两部分,而通过成型轮组与上压头以及上凹槽的配合能够成型电机轴壳体的上部和第一加强筋,通过成型轮组与下压头以及外花键的配合能够成型电机轴壳体的中部、下部和内花键。利用该电机轴壳体的旋压模具,能够通过旋压方法一体成型具有第一加强筋和内花键的电机轴壳体,从而不仅能够简化电机轴壳体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能够提高电机轴壳体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延长电机轴壳体的寿命。

    一种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及热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1521321.8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一种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及热处理设备,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包括至少两段内部中空的加热件和连接单元,至少两段内部中空的加热件设置于待加工轴的一侧且沿待加工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各加热件的上端设有输入口、下端设有输出口,相邻两加热件中,位于上方的加热件的输出口与其下方的加热件的输入口连接且相邻两加热件能够沿待加工轴的径向相对滑动,连接单元包括内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调节组件,加热件的数量根据待加工轴的轴段数进行增减,根据每段轴径的变化,调节组件使相邻两段加热件沿待加工轴的径向移动,实现分段加热调节,改善加热方式,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单向离合器
    5.
    发明公开
    单向离合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899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78174.X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的多个第一弹性滚动支撑组件与外圈的多个第一限位件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弹性滚动支撑组件的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外圈连接;第一滚子转动连接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第一滚子部分位于第一限位件内,且第一滚子的外周面与传动轴的外周面接触,传动轴能带动第一滚子绕第一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第一滚子沿外圈的径向与传动轴和第一限位件抵紧,传动轴还能带动第一滚子绕第二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第一滚子与传动轴转动配合,第一时针方向与第二时针方向方向相反。该单向离合器能带动传动轴仅绕第二时针方向实现单向转动,且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也能防止第一滚子脱落,使用性能好。

    离合器套筒防错装置、工作台、输送线、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3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7487.6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C5/12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离合器套筒防错装置、工作台、输送线、及检测方法,属于零件检测技术领域,其中离合器套筒防错装置的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离合器套筒的凹槽,多个第一接近传感器环绕该安装座设置,第二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底部,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能够对离合器套筒的轴向和径向加以防错检测,该防错装置结构小巧简单,便于安装和操作,且识别速度快、识别率高,能够快速高效地对离合器套筒加以防错检测。安装有上述防错装置的工作台和输送线及其检测方法,可满足离合器套筒大批量生产时对离合器套筒加以快速防错识别的需求。

    一种直线电机式控制的平衡模块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30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6120.6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式控制的平衡模块,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主体、穿设于外壳主体中部的导轨、设于外壳主体内侧壁且位于导轨两侧的定子、滑移连接于导轨上的质量块、以及设于外壳主体外侧的控制器,质量块两端与定子间隔设置并设有永磁体,控制器接受数据并控制质量块运动速度。本发明可使质量块上下震动来平衡活塞的往复惯性力,改善发动机的震动和噪音。同时可以根据发动机缸数量的不同增加质量块的数量和布局。相比于传统的平衡机构,结构紧凑,不需要复杂的齿轮组机构,装配时也无需对应相应的相位角。具有更高的装配自由度和智能性。

    一种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及热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21321.8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一种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及热处理设备,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包括至少两段内部中空的加热件和连接单元,至少两段内部中空的加热件设置于待加工轴的一侧且沿待加工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各加热件的上端设有输入口、下端设有输出口,相邻两加热件中,位于上方的加热件的输出口与其下方的加热件的输入口连接且相邻两加热件能够沿待加工轴的径向相对滑动,连接单元包括内设有第一滑槽的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调节组件,加热件的数量根据待加工轴的轴段数进行增减,根据每段轴径的变化,调节组件使相邻两段加热件沿待加工轴的径向移动,实现分段加热调节,改善加热方式,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发动机平衡用外转子电机及其平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9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0312.6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平衡用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电机组件及外壳组件,外转子电机组件按相位关系分布有多组且均转动架设在外壳组件内,外壳组件与发动机固定连接;外壳组件上设有与外转子电机组件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发动机数据并控制外转子电机转速的控制器,外转子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外转子和电机定子,电机定子固定在外壳组件内并通电产生磁场,电机外转子包括外壁为偏心不平衡结构的外转子外壳及永磁体,外转子外壳通过永磁体与磁场配合驱动转动在外壳组件内以产生抵消发动机活塞往复惯性力的离心力。本发明结构紧凑、无要复杂的齿轮组机构,装配时也无需对应相应的相位角,同时使用控制器控制可以更加智能化的平衡活塞往复惯性力。

    一种旋压工装及轮毂旋压成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80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3275.6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压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压工装及轮毂旋压成型工艺,旋压工装包括托座、尾顶、滚轮组件和退料盘,托座设于第一驱动件上并用于放置毛坯件,托座的中心沿自身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第一驱动件能控制托座转动,尾顶设于第二驱动件上,第二驱动件能控制尾顶升降于托座并控制尾顶转动,滚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退料盘适于在毛坯件旋压成型后相对托座上升,以将旋压成型后的毛坯件顶起并脱离于托座;轮毂旋压成型工艺应用上述旋压工装。本发明提供的旋压工装及轮毂旋压成型工艺,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多道次旋压复杂的工艺步骤,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