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6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077972.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城市的直膨式PVT热泵系统,包括PVT集热系统、热泵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PVT集热系统包括PVT集热器、第一膨胀阀、膨胀阀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热泵系统包括风冷换热器、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罐;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和燃气锅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PVT蒸发器背板处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水箱出口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PVT集热器尺寸符合市场主流光伏组件尺寸,运用更加灵活;缓冲层的添加、换热器中缝的设计减缓了PVT集热器的形变,增强了组件耐候性;针对大面积集热器,分块化的设计减缓了PVT集热器长度方向上的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93734.0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出管多片直膨式PVT组件,涉及太阳能领域,所述组件采用多片式铝基背板作而成的换热元件;多片式铝基背板由多片直膨式铝基吹胀板通过铝制连接件焊接结合制成;各铝基吹胀板分别具有均布的、六边形‑棋盘形‑直线形复合式流道;通过铝制连接件依次连通各片直膨式铝基吹胀板的流道,使多片式铝基背板的所述流道形成一个均布的、具有六边形‑棋盘形‑直线形复合式结构的整体,所述组件的流体接口垂直布置于吸热背板,从吸热背板的背面接出所述组件。适于解决光伏组件的尺寸大导致安装不灵活、边框切割易受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08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209164.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4H4/02 , F24H9/18 , F24H9/00 , F24S50/00 , F25B1/10 , F25B30/02 , F25B30/06 , F25B41/30 , H02J7/00 , H02J7/35 ,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光热集热/蒸发器的高温热泵系统,涉及热泵技术、光伏/光热技术领域,包括光伏/光热热泵模块,所述光伏/光热热泵模块包括缓冲水箱;高温热泵模块,所述高温热泵模块包括储热水箱;所述光伏/光热热泵模块与所述高温热泵模块通过所述缓冲水箱与所述储热水箱进行耦合;所述缓冲水箱的一端与所述储热水箱直接连接,所述缓冲水箱的另一端通过循环泵Ⅱ与所述储热水箱连接,当所述缓冲水箱中的水温到达预设温度后,所述缓冲水箱中的水将在所述循环泵Ⅱ的带动下进入所述储热水箱中。本发明采用缓冲水箱、储热水箱、高温水箱三水箱的配置,使得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0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77972.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城市的直膨式PVT热泵系统,包括PVT集热系统、热泵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PVT集热系统包括PVT集热器、第一膨胀阀、膨胀阀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热泵系统包括风冷换热器、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罐;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和燃气锅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PVT蒸发器背板处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水箱出口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PVT集热器尺寸符合市场主流光伏组件尺寸,运用更加灵活;缓冲层的添加、换热器中缝的设计减缓了PVT集热器的形变,增强了组件耐候性;针对大面积集热器,分块化的设计减缓了PVT集热器长度方向上的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16084.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均流低阻的变径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蒸发器,涉及光伏/光热耦合技术领域,为上下压制粘结的多层结构,包括:光伏表面玻璃覆膜、光伏电池、第一EVA胶膜、电绝缘层、第二EVA胶膜、吹胀式集热/蒸发器。本发明采用六边形、棋盘型和直线型耦合的流道结构设计和变径流道的布置,使得板内的工质流量分配更为均匀,进出口段采用宽流道使得分流均匀;本发明采用特殊流道设计的吹胀式集热/蒸发器,使得板内工质流动阻力降低,从而降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功率,进而提高系统性能系数;本发明使得光伏组件表面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5400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08933.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光伏光热组件的太阳能冷热电储系统,涉及太阳能光伏利用与光热利用的耦合领域,包括高效光伏光热组件阵列、热力循环模块、蓄热/蓄冷模块和发电/储电模块,其中,高效光热光伏组件和热力循环模块耦合,高效光热光伏组件阵列能够作为热力循环的蒸发器,由制冷剂带走高效光伏光热组件的工作废热加以后续利用;热力循环模块能够通过调节四通阀与电磁阀组在不同情景下分别实现供热、供冷功能;蓄热/蓄冷模块包括循环水泵与水箱;发电/储电模块包括蓄电池与光伏调控/逆变一体机。本发明集发电、供热、供冷、储电功能于一体,通过模式切换可满足用户不同的用热、用冷需求,拓宽了光伏光热技术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1038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454551.5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双热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制热/制冷循环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升温/降温循环系统、光伏‑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和PVT蒸发器散热系统;所述热泵制热/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一号四通换向阀、膨胀阀、一号风冷换热器、一号电磁阀、一号三通阀、二号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和PVT蒸发器;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升温/降温循环系统,包括一号换热器、储液罐、二号三通阀、电加热器、二号电磁阀、三号电磁阀、一号泵、二号风冷换热器、四号电磁阀、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机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PVT蒸发器与电动汽车空气源热泵系统结合,可以提高热泵系统制热系数,降低耗电量,提升动力电池系统在冬天的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03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54551.5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双热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制热/制冷循环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升温/降温循环系统、光伏‑动力电池充电系统和PVT蒸发器散热系统;所述热泵制热/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一号四通换向阀、膨胀阀、一号风冷换热器、一号电磁阀、一号三通阀、二号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和PVT蒸发器;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升温/降温循环系统,包括一号换热器、储液罐、二号三通阀、电加热器、二号电磁阀、三号电磁阀、一号泵、二号风冷换热器、四号电磁阀、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机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PVT蒸发器与电动汽车空气源热泵系统结合,可以提高热泵系统制热系数,降低耗电量,提升动力电池系统在冬天的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30797.4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4S20/60 , F24S20/67 , F25B27/00 , F25B30/06 , F25B39/02 , H01L31/048 , H02S20/23 , H02S20/26 , H02S40/44 , H02S4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蒸发器,包括:光伏电池玻璃覆膜、光伏电池、EVA胶膜、电绝缘层、吹胀板和保温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组件采用新型的吹胀板流道结构设计,即采用流道设计优化的吹胀板,相比以空气或水作为集热介质的PV/T组件和未经流道设计优化的吹胀板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实现更加高效的集热及光伏电池的降温,此外由六边形流道与网格型流道组合而成的吹胀板流道,可以实现更加均匀的温度分布,从而提高光伏电池电流输出的稳定性并提高寿命。该组件结构紧凑、高效、轻便、美观,减少其占地面积,而且使得发电和热泵效率得到提升,在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09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07115.5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直膨式集热/蒸发器和相变材料的墙体采暖系统,涉及热泵技术,包括采暖墙体,热泵循环管路,制冷剂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墙体包括直膨式集热/蒸发器、蓄能层、主墙体和内墙立面;所述直膨式集热/蒸发器设置在所述主墙体外侧,所述蓄能层设置在所述直膨式集热/蒸发器和所述主墙体之间,所述内墙立面设置在所述主墙体内侧;所述直膨式集热/蒸发器内设置有制冷剂;所述主墙体内设置有供热盘管;所述蓄能层内设置有相变材料砖;所述供热盘管和所述热泵循环管路相连接;所述直膨式集热/蒸发器和所述制冷剂循环管路相连接。该发明可实现高效的集热、蓄能和采暖,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绿色节能建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