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给药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300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50971.5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给药装置,包括手柄和纳米晶片。手柄上设有握手部,握手部用于方便手持;手柄内安装有振动部。纳米晶片设于手柄的一侧,纳米晶片的背面朝向手柄。振动部的输出端与纳米晶片连接,用于振动纳米晶片。手柄内设有药液腔,用于存储药液,手柄在设有纳米晶片的一侧设有连通药液腔的出液口。给药状态下,药液从出液口流至使用者皮肤,纳米晶片正面的微针在使用者皮肤表面振动打开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得药液能够更好地渗透,促进药液吸收,从而提高上药效果。

    转ICS1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5507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0272336.2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转ICS1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本发明从青蒿中克隆异分支酸合成酶ICS1基因,构建含ICS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将ICS1基因转入青蒿并再生出植株,PCR检测外源目的基因ICS1的整合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HPLC‑ELSD)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筛选获得青蒿素含量提高的转基因青蒿植株。本发明获得的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显著提高,最高达到非转化对照植株的1.90倍,从而提供了一种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为利用转基因青蒿大规模生产青蒿素打下了基础。

    气控气囊式软体机械臂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956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4442.3

    申请日:2016-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控气囊式软体机械臂,包括软体硅胶外壳、气囊部件、气管、底座部件、气泵;软体硅胶外壳的端部、气囊部件的端部、气管的端部紧固连接底座部件;气囊部件、气管嵌入在软体硅胶外壳的内部;气泵通过气管对气囊部件进行充气或者抽气。本发明除驱动装置外均使用软质硅胶制成,能够根据环境状况,通过单片机控制气泵对多根气囊的充抽气,使整体进行弯曲收缩,特别是用于医疗方面时,能减少与外部挤压受力的情况。

    带有太阳能蒸汽再发生装置的蒸汽输送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40481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081353.4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蒸汽管道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补热的蒸汽输送管道。一种带有太阳能蒸汽再发生装置的蒸汽输送管道,包括液位控制器、蒸汽发生管、太阳能集热器和蒸汽管道主体,所述的蒸汽管道主体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循环管与液位控制器的进水口连通,液位控制器上还设有供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与冷凝水排放管相连通,所述液位控制器的供水口通过蒸汽逆止管与蒸汽发生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循环管与蒸汽管道主体的蒸汽补充口相连通,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支架上对蒸汽发生管供热。本发明是一种现场回收利用手段,对蒸汽的一部分输送损失热量进行了有效弥补,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节能技术。

    转ICS1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5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72336.2

    申请日:2016-04-2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转ICS1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本发明从青蒿中克隆异分支酸合成酶ICS1基因,构建含ICS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将ICS1基因转入青蒿并再生出植株,PCR检测外源目的基因ICS1的整合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HPLC-ELSD)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筛选获得青蒿素含量提高的转基因青蒿植株。本发明获得的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显著提高,最高达到非转化对照植株的1.90倍,从而提供了一种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为利用转基因青蒿大规模生产青蒿素打下了基础。

    基于交通微观仿真的城市平面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1650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4223.0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一种交通管理领域的基于交通微观仿真的城市平面信号交叉口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交叉口相关信息,从备选项数据库中筛选优化备选项;然后运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其中以交叉口控制延误为影响,备选项为因素;最后建立交叉口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获得减少总控制延误最有效的优化方案。本发明借助均匀设计数学模型的系统性与仿真模拟的可控制性,弥补传统依靠经验的优化模式的不足,对优化备选项进行组合并比较组合效果,以获得系统科学地降低交叉口控制延误的综合优化方案。

    一种公交短时客流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7159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797092.0

    申请日:2014-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短时客流的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公交IC卡的乘客数据按预设的时间间隔(如5min)进行聚合;以周、日和时间间隔为尺度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季节性和异方差性;根据时间序列的特性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根据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利用卡尔曼滤波及交互多模型算法建立混合模型对客流进行精确预测。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城市公交客流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时变特征,相比传统的非参数模型获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