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34549.1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包括:选取相应带材作为封装带材;在封装带材的一个表面进行局部氧化处理,氧化区域具有一定的图案特征;将封装带材、待封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列,其中经局部氧化处理的封装带材的表面与待封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相对;采用卷对卷封装工艺,将第一封装带材、待封装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和第二封装带材同时浸没在熔融状态的焊料池中,挤压后拉出焊料池形成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封装结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液氮温区及以下采用单轴拉伸技术测试获得的不可逆拉伸应变不低于0.7%,较其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提升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66000.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B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具有缓冲层的金属韧性基带作为衬底,在其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超导薄膜;S2:采用卷对卷动态飞秒红外激光刻蚀系统在超导薄膜表面刻蚀一定密度的点阵图形,所述点阵图形覆盖整个超导薄膜;S3:在刻蚀表面沉积超导厚膜;S4:在超导厚膜表面镀制银保护层和铜稳定层。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77K自场临界电流衰减小于5%,在液氮温区及以下采用U‑Spring技术测试获得不可逆压缩应变不低于0.8%,且在0.8%的压缩应变下临界电流保有率的标准差在5%以下,批次稳定性显著提高,能够解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不可逆压缩应变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7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366000.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B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具有缓冲层的金属韧性基带作为衬底,在其表面沉积一定厚度的超导薄膜;S2:采用卷对卷动态飞秒红外激光刻蚀系统在超导薄膜表面刻蚀一定密度的点阵图形,所述点阵图形覆盖整个超导薄膜;S3:在刻蚀表面沉积超导厚膜;S4:在超导厚膜表面镀制银保护层和铜稳定层。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77K自场临界电流衰减小于5%,在液氮温区及以下采用U‑Spring技术测试获得不可逆压缩应变不低于0.8%,且在0.8%的压缩应变下临界电流保有率的标准差在5%以下,批次稳定性显著提高,能够解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不可逆压缩应变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52055.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生产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具有双轴织构缓冲层的金属基带放入镀膜腔中;S2、采用原位沉积方法,通过多个离子枪对镀膜腔中的金属基带表面进行超导薄膜的喷射沉积,所述金属基带位于所述离子枪上方,所述离子枪下方设置靶材;S3、对沉积有超导薄膜的金属基带进行吸氧处理,使超导薄膜由非超导相转化为超导相,得到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超导薄膜通过多源离子枪喷射沉积技术方案实现,可以灵活地调节离子束功率,具有低成本,高镀膜效率,高均匀度,可镀大面积膜,工艺控制更加简单等优势,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6613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82687.4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2/02
Abstract: 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人造耻骨直肠肌功能替代装置,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板、环状定位装置和位置限制元件,位置限制元件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两个环状定位装置的一端,形状记忆合金板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两个环状定位装置的另一端,形状记忆合金板及位置限制元件均为镜像对称设置。本发明与肠道周围组织的干涉少,形状可以重复改变并且其形状改变量足够大,提供的压力也足够大,可以用作天然耻骨直肠肌的功能替代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3274.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B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与铟箔,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外表面均包覆有银层;铟箔设置在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之间,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与铟箔之间复合连接,形成作为中间层的银铟合金层与分别位于中间层两侧的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本发明通过设置银铟合金层、超导层一侧银层与金属基带一侧银层厚度比以及侧面全包覆银层,形成电流分流结构,在带材失超时电流流经侧面银层,沿长电流传播路径,增加产热,从而提高失超传播速度,从而保护超导带材,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其失超传播速度在70A条件下不低于130cm/s,较其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提升5~8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1741.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及超导带材;包括采用卷对卷浸涂设备使原始超导带材浸没在粘合溶液中,匀速拉出,形成粘合过渡层;将浸润后的超导带材与聚酰亚胺薄膜共绕,使聚酰亚胺薄膜粘附在超导带材表面;固化共绕超导带材中的粘合过渡层。制备得到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液氮中的接触电阻率大于104μΩ·cm2(@100MPa);与普通超导带材相比,该超导带材在液氮中的脱层强度提升40%以上;在液氮中工作3000小时并经过1万次反复热冲击(从4.2K到室温)后,该超导带材中的聚酰亚胺薄膜及粘合过渡层并未发生分层、脱落等情况,超导带材仍保持完整结构,实现了超导带材表面绝缘层的长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8442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60228.9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M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01 , A61M1/1015 , A61M1/1036 , A61M1/12
Abstract: 一种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用于心脏血泵的被动式悬浮轴承,包括上泵壳、下泵壳叶轮、电磁线圈、永磁磁钢、第一血液入口、流道、泵出口、第二血液入口,叶轮内部有由叶轮中心通到叶片表面的流道,上泵壳、下泵壳分别有一个血液入口,上泵壳、下泵壳的孔内嵌入电磁线圈,叶轮放在上泵壳、下泵壳所包围形成的空腔之中,叶轮上下端面的孔内装入永磁磁钢,叶轮上下叶片对称。本发明采用了被动悬浮轴承结构,避免了磨损和摩擦发热等诱发血栓的因素的产生。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心脏血泵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098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48943.4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涂料均匀涂布在原始超导带材两面,形成中子屏蔽涂层并加以固化。制备得到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具有优异的中子和γ射线屏蔽性能;与普通超导带材相比,该超导带材在分别经过中子和γ射线辐照后,其Jc(4.2K,10T)分别提高150%和25%以上;在液氮中工作3000小时并进行1万次室温‑液氦温度循环实验后,该超导带材中的中子屏蔽涂层均未发生脱粘、开裂等情况,超导带材仍保持完整结构,表现了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8950.7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B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溶液法制备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稀土醋酸盐、醋酸钡和醋酸铜溶于丙酸中,形成丙酸盐溶液。室温条件下将1‑1.5vol%的乙基纤维素在超声波辅助下溶于丙酸盐溶液中形成前驱液,前驱液通过浸渍涂覆等方式均匀涂覆在具有双轴织构的金属基带上,通过快速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高性能REBCO超导带材。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前驱液的合成工艺简单,经过乙基纤维素改性的前驱液,在90天内,仍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经过改性的前驱液为实现快速热分解和提高薄膜生长速率等热处理工艺提供了保障。该工艺因为前驱液的制备简单,能够精确控制薄膜的成分和均匀度等优势,适用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