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4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51835.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相关离线设备物联网化系统,包括无线采集器,无线数据盒和小型基站,其中:无线采集器安插于需要物联网化的离线设备数据输出端口,用于将解析后有临床意义的数据通过WiFi传输至局域网内;无线数据盒安装于手术室内,通过WiFi接收该手术室内的无线采集器收集的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医院内的小型基站;小型基站设置在医院麻醉科,提供专用的局域网络,在该局域网内配置服务器,作为麻醉科专属的中心数据库,收集医院所有手术室内无线数据终端的数据,并连接至医院内网或者互联网。采用本系统,便于将手术室内的离线设备接入医院内部网络,从而方便手术室的监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20061.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IPC: G16H40/20 , G16H10/60 , G16H20/40 , G16H50/70 , G16H80/00 , A61B5/0205 , A61B5/145 , A61B5/318 , A61B5/369 , A61B5/00 , G08B21/04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颗粒度数据的术中麻醉异常指标分级智能报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服务器,客户端,其中: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有数据输出功能的设备采集的高颗粒度数据指标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储存汇总数据采集端采集的数据,形成结构化数据库,并实时对每个指标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判断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将结果推送至客户端;客户端用于将数字化内容重组为监护仪屏幕的形式在客户端展示,若有报警信息则叠加在监护画面上通过画面和语音报警。该系统可以实时主动监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生理参数和麻醉深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风险,并通过医院内网报警,减少麻醉风险,提高手术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2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60572.6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级注意力机制的行人检测方法,将原始图像送入RPN模块得到目标候选框;将每一个候选框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子区域;将子区域经过pool模块的特征分别送入一个第一级注意力模块,得到每一个子区域内相对精准的部位特征;将每一个候选框的部位特征与全局特征堆叠,送入一个第二级注意力模块,进行全局特征与部位特征的自适应加权;将两级注意力模块串联,得到端到端的检测网络模型。本发明有效去除复杂的背景干扰,适用于现实应用环境中多变的情况,增强检测鲁棒性,降低误检和漏检概率,尤其对于可用信息相对较少的被遮挡行人与冗余噪声干扰严重的小尺度行人,有效提高视频图像中行人目标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03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94735.3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江西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用于气道、纵膈和肺组织的诊疗,该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包括并排设置的通气管和操作管,其中,所述通气管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气管腔,远端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延伸跨过气管隆突,且在接近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可充气套囊;所述通气管还设有第二可充气套囊,所述第二可充气套囊位于气管隆突上方;所述通气管在第二可充气套囊下方、接近气管隆突位置设有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用于撷取其前端及附近的影像;所述操作管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操作管腔,远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操作管短于所述通气管,所述操作管的第二开口远离所述通气管的第二可充气套囊。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显著提高多技术复合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精准性及安全性,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476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143425.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中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根据原始的平视图得到对应的俯视图;对俯视图上的每个点预测行人目标概率以及行人目标框宽度;通过平视图得到对应的深度图,基于深度估计行人目标框高度;将行人目标框宽度和行人目标框高度整合为目标候选框,并通过编码器统一编码到语义空间,得到平视图下的行人目标概率;对平视图以及俯视图的行人目标概率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行人目标预测结果。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平视图视角下的行人遮挡问题,有效去除复杂的背景干扰,适用于现实应用环境中多变的情况,增强检测鲁棒性,降低误检和漏检概率,有效提高视频图像中行人目标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569192.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纤维蛋白凝胶模拟病理性血脑屏障的仿生微流控芯片及其构建方法,所述芯片设有三条平行通道及对应的进样口和流出口,相邻两个通道间设有等间距排列的梯形微阀结构阵列。本发明能够建立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的病理模型,表达形态异常的紧密连接蛋白,且屏障功能呈现渗漏的病理特征,可以实现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时动态成像,用于同时构建多个独立且重复的病理性血脑屏障模型,降低试验成本,在疾病机制探究和药物筛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6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07660.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质量术中数据收集的手术麻醉管理系统,涉及手术麻醉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服务器、数据库和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服务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库,且服务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院内业务系统后台,所述服务器通过医院内网连接有带WIFI医疗设备和数据盒,且数据盒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无WIFI医疗设备。该基于高质量术中数据收集的手术麻醉管理系统,通过高频采集,获取组成波形的毫秒级数据,使得凡具有数据输出的设备,均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自动采集,尽可能避免手动采集,并且程序整体采用B/S架构,使得客户端轻量化,响应快,最终建立易于调用及分析的高度逻辑化,前结构化的后台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69192.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纤维蛋白凝胶模拟病理性血脑屏障的仿生微流控芯片及其构建方法,所述芯片设有三条平行通道及对应的进样口和流出口,相邻两个通道间设有等间距排列的梯形微阀结构阵列。本发明能够建立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的病理模型,表达形态异常的紧密连接蛋白,且屏障功能呈现渗漏的病理特征,可以实现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时动态成像,用于同时构建多个独立且重复的病理性血脑屏障模型,降低试验成本,在疾病机制探究和药物筛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76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143425.3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中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行人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根据原始的平视图得到对应的俯视图;对俯视图上的每个点预测行人目标概率以及行人目标框宽度;通过平视图得到对应的深度图,基于深度估计行人目标框高度;将行人目标框宽度和行人目标框高度整合为目标候选框,并通过编码器统一编码到语义空间,得到平视图下的行人目标概率;对平视图以及俯视图的行人目标概率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行人目标预测结果。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平视图视角下的行人遮挡问题,有效去除复杂的背景干扰,适用于现实应用环境中多变的情况,增强检测鲁棒性,降低误检和漏检概率,有效提高视频图像中行人目标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03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294735.3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江西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用于气道、纵膈和肺组织的诊疗,该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包括并排设置的通气管和操作管,其中,所述通气管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气管腔,远端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延伸跨过气管隆突,且在接近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可充气套囊;所述通气管还设有第二可充气套囊,所述第二可充气套囊位于气管隆突上方;所述通气管在第二可充气套囊下方、接近气管隆突位置设有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用于撷取其前端及附近的影像;所述操作管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操作管腔,远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操作管短于所述通气管,所述操作管的第二开口远离所述通气管的第二可充气套囊。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显著提高多技术复合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精准性及安全性,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