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履腿复合式移动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383586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819928.7

    申请日:2015-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履腿复合式移动机器人,包括车架、履带臂、支撑腿、轮式升降机构,其中:履带臂通过内轴和外轴与车架相连接,四套履带臂对称分布于车架的四角;支撑腿通过支撑腿传动轴和车架相连接,两条支撑腿对称分布于车架的前后;轮式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板与车架相连接,轮式升降机构设置在车架中部。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履带臂、支撑腿和轮式升降机构运动,使机器人具有不同姿态,实现轮、履、腿复合运动方式,在越障能力上有很大提升。

    内外轴驱动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70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31215.0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203 H02K7/1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外轴驱动机构,包括主支撑板、电机连接板、一对直齿轮、一对锥齿轮、内轴、外轴、小轴、联轴器和两个直流电机,其中:主支撑板和电机连接板相互固定;两个直流电机固定于电机连接板;一个直流电机与一对锥齿轮配合成的锥齿轮副连接,另一个直流电机与一对直齿轮配合成的直齿轮副连接;锥齿轮副和内轴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直齿轮副和外轴连接,用于传递动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同一轴线同时设置两个转动自由度的目的,使两个直流电机的动力分别传递到内外轴上,能够精简机构,节约空间,减小机器体积,在空间狭小的场合非常有用。

    可变形软体球型模块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492430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48665.6

    申请日:2015-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软体球型模块机器人,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球型柔性模块、可拆卸连接模块、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继电器、电磁阀、气管接头、气泵、控制系统和电源,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球型柔性模块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模块连接成一体,作为机器人躯干部分;第一电磁铁设置于第一球型柔性模块的下方;第二电磁铁设置于第三球型柔性模块的下方;电磁铁与继电器相连;电磁阀通过气管与第一、第二、第三球型柔性模块相连;电磁阀通过气管接头与气泵相连,气泵与电源相连;电磁阀与继电器相连,继电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与电源相连。本发明借鉴毛毛虫的爬行原理,实现软体机器人的前进后退运动。

    轮履腿复合式移动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38358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19928.7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履腿复合式移动机器人,包括车架、履带臂、支撑腿、轮式升降机构,其中:履带臂通过内轴和外轴与车架相连接,四套履带臂对称分布于车架的四角;支撑腿通过支撑腿传动轴和车架相连接,两条支撑腿对称分布于车架的前后;轮式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板与车架相连接,轮式升降机构设置在车架中部。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履带臂、支撑腿和轮式升降机构运动,使机器人具有不同姿态,实现轮、履、腿复合运动方式,在越障能力上有很大提升。

    可变形软体球型模块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492430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348665.6

    申请日:2015-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软体球型模块机器人,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球型柔性模块、可拆卸连接模块、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继电器、电磁阀、气管接头、气泵、控制系统和电源,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球型柔性模块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模块连接成一体,作为机器人躯干部分;第一电磁铁设置于第一球型柔性模块的下方;第二电磁铁设置于第三球型柔性模块的下方;电磁铁与继电器相连;电磁阀通过气管与第一、第二、第三球型柔性模块相连;电磁阀通过气管接头与气泵相连,气泵与电源相连;电磁阀与继电器相连,继电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与电源相连。本发明借鉴毛毛虫的爬行原理,实现软体机器人的前进后退运动。

    软体环形翻滚机器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65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06803.6

    申请日:2016-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体环形翻滚机器人,包括主运动环、摩擦带、四个弹性元件、隔离器、传感器、继电器、控制系统和电源,其中:摩擦带套在主运动环外侧,作为机器人运动部分;四个弹性元件通过绝缘螺栓与主运动环连接;隔离器位于主运动环腔内各弹性元件交汇处,用于阻隔各个弹性元件以避免相互缠绕;传感器贴在主运动环内壁,并处于第一弹性元件与主运动环连接点正下方;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继电器一端通过导线与四个弹性元件及电源构成回路,另一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与电源相连。本发明通过弹性元件的交替伸缩,实现软体环形机器人的翻滚前进。

    软体环形翻滚机器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65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406803.6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体环形翻滚机器人,包括主运动环、摩擦带、四个弹性元件、隔离器、传感器、继电器、控制系统和电源,其中:摩擦带套在主运动环外侧,作为机器人运动部分;四个弹性元件通过绝缘螺栓与主运动环连接;隔离器位于主运动环腔内各弹性元件交汇处,用于阻隔各个弹性元件以避免相互缠绕;传感器贴在主运动环内壁,并处于第一弹性元件与主运动环连接点正下方;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继电器一端通过导线与四个弹性元件及电源构成回路,另一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与电源相连。本发明通过弹性元件的交替伸缩,实现软体环形机器人的翻滚前进。

    内外轴驱动机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7038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1031215.0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外轴驱动机构,包括主支撑板、电机连接板、一对直齿轮、一对锥齿轮、内轴、外轴、小轴、联轴器和两个直流电机,其中:主支撑板和电机连接板相互固定;两个直流电机固定于电机连接板;一个直流电机与一对锥齿轮配合成的锥齿轮副连接,另一个直流电机与一对直齿轮配合成的直齿轮副连接;锥齿轮副和内轴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直齿轮副和外轴连接,用于传递动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同一轴线同时设置两个转动自由度的目的,使两个直流电机的动力分别传递到内外轴上,能够精简机构,节约空间,减小机器体积,在空间狭小的场合非常有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