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源纳米梁谐振腔的光子神经元实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52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60888.5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源纳米梁谐振腔的光子神经元实现方法及装置,将纳米梁谐振腔设置于用于传输泵浦光信号的总线波导和用于传输微扰光信号的信号波导之间并同时与总线波导和信号波导耦合,通过施加微扰脉冲光信号刺激纳米梁谐振腔表现出非线性行为,进而模拟生物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典型响应。本发明利用纳米梁谐振腔的非线性行为实现脉冲神经元典型的受激响应,在仅消耗数微瓦功率的情况下能以吉赫兹速度工作,与传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具有结构简单、超低功耗、超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的优势。

    基于无源纳米梁谐振腔的光子神经元实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5228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360888.5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源纳米梁谐振腔的光子神经元实现方法及装置,将纳米梁谐振腔设置于用于传输泵浦光信号的总线波导和用于传输微扰光信号的信号波导之间并同时与总线波导和信号波导耦合,通过施加微扰脉冲光信号刺激纳米梁谐振腔表现出非线性行为,进而模拟生物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典型响应。本发明利用纳米梁谐振腔的非线性行为实现脉冲神经元典型的受激响应,在仅消耗数微瓦功率的情况下能以吉赫兹速度工作,与传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具有结构简单、超低功耗、超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的优势。

    基于双三叉戟亚波长光栅结构的端面耦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1562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98229.8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三叉戟亚波长光栅结构的端面耦合器,包括:位于衬底层且对称设置的三个锥形亚波长光栅、三个亚波长光栅波导、若干用于模式转换的锥形波导和直波导,其中:锥形亚波长光栅和对应的亚波长光栅波导相连,锥形波导位于亚波长光栅波导之间,用于光在芯片上传输的直波导及其对应的锥形波导位于端面耦合器的输出端,具有低损耗、大带宽的特点,除了易于制备且与CMOS工艺兼容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单模光纤和硅波导之间的高效耦合。

    基于微环谐振器的带宽可切换波分解复用器及其串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78743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20109247.7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环谐振器的带宽可切换波分解复用器及其串联系统,该波分解复用器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输入波导、第二级波导、输出波导以及设置于输入波导和第二级波导之间的第一微环谐振器、并列设置于第二级波导和输出波导之间的第二和第三微环谐振器,每个微环谐振器上均设有电阻性加热层和分别与之相连的电极以及监视器波导。本装置实现离散地实现不同通道带宽属性的切换,并且通过结构整体的串联可以实现多种波分复用方式下的工作模式切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