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67598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7606.6

    申请日:2016-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4 E04B1/16

    Abstract: 一种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包括:混凝土基础层和混凝土面层,其中:混凝土面层设置于混凝土基础层之上,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覆盖有铺面钢板,混凝土面层中设有预埋龙骨,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基础层之间设有若干胡子钢筋,胡子钢筋上端设置于混凝土面层中,其下端设置于混凝土基础层中,本发明可以满足局部承压、抗冲切、地基承载力等方面要求,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表面光滑、平整,不产生大的变形,由于钢板与混凝土之间连接足够紧密,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共同变形和协同工作,从而在较大的温差荷载下不容易出现表面钢板隆起。

    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67598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1047606.6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一种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包括:混凝土基础层和混凝土面层,其中:混凝土面层设置于混凝土基础层之上,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覆盖有铺面钢板,混凝土面层中设有预埋龙骨,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基础层之间设有若干胡子钢筋,胡子钢筋上端设置于混凝土面层中,其下端设置于混凝土基础层中,本发明可以满足局部承压、抗冲切、地基承载力等方面要求,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表面光滑、平整,不产生大的变形,由于钢板与混凝土之间连接足够紧密,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共同变形和协同工作,从而在较大的温差荷载下不容易出现表面钢板隆起。

    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8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1048634.X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一种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钢筋笼,在钢筋笼上焊接定位角钢和胡子钢筋,浇筑混凝土至指定标高,形成混泥土基础层;2)在定位角钢上端焊接定位扁铁后,将条格形预埋龙骨焊接于定位扁铁;3)在预埋龙骨的各个条格内注入混凝土并沿条格边缘放置木条;4)刮平条格内混凝土,且使得条格中心处的混凝土凸出条格表面,取出木条,形成混凝土面层,铺设铺面钢板;5)在铺面钢板上放置混凝土振捣棒进行振捣,将预埋龙骨和铺面钢板通过塞焊连接,本发明可以保证施工完成后的平台满足局部承压、抗冲切、地基承载力等方面要求,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表面光滑、平整,不产生大的变形,且在较大的温差荷载下不容易出现表面钢板隆起。

    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86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8634.X

    申请日:2016-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9/00 E01C5/16 E01C9/002 E01C11/18

    Abstract: 一种复杂载荷钢板混凝土平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铺设钢筋笼,在钢筋笼上焊接定位角钢和胡子钢筋,浇筑混凝土至指定标高,形成混泥土基础层;2)在定位角钢上端焊接定位扁铁后,将条格形预埋龙骨焊接于定位扁铁;3)在预埋龙骨的各个条格内注入混凝土并沿条格边缘放置木条;4)刮平条格内混凝土,且使得条格中心处的混凝土凸出条格表面,取出木条,形成混凝土面层,铺设铺面钢板;5)在铺面钢板上放置混凝土振捣棒进行振捣,将预埋龙骨和铺面钢板通过塞焊连接,本发明可以保证施工完成后的平台满足局部承压、抗冲切、地基承载力等方面要求,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表面光滑、平整,不产生大的变形,且在较大的温差荷载下不容易出现表面钢板隆起。

    一种利用氮氧化物促进氨燃料低温引燃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33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55476.3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氮氧化物促进氨燃料低温引燃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料单元、氨燃烧单元、烟气催化氧化单元和吸附再生单元,吸附再生单元的输出端还与氨燃烧单元相连。氨燃料由储料单元输送至氨燃烧单元中,氨燃料混合氧源和促进剂进行燃烧,燃烧生成的烟气进入烟气催化氧化单元处理为循环气,部分循环气作为促进剂返回氨燃烧单元,剩余部分循环气经过吸附再生单元提浓后作为促进剂返回氨燃烧单元,所述促进剂为NO/NO2混合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氨燃料燃烧点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低且伴有NOx排放等问题,降低氨起燃温度,提高火焰传播速度,从而使氨燃料的综合利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利用液化天然气与液氨燃料耦合构建零碳清洁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63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23684.0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综合利用及零碳环保领域,提出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与液氨燃料耦合构建零碳清洁能源系统,利用LNG气化后的天然气与NH3混合作为燃料,可明显改善燃料燃烧条件,并大幅减少CO2排放。同时,借助LNG所富含的冷量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分离,并用于提升燃烧供氧空气中的氧浓度,实现LNG/NH3富氧循环燃烧,提升排放烟气中CO2浓度,降低燃烧过程中NOx的产生,并利用NH3‑SCR系统实现外排烟气中NOx近零排放。此外,还可将烟气中CO2进行吸收生成碳酸氢铵,作为产品外售或将其分解再生,再生的CO2可利用部分LNG的冷量制成干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实现低碳和低污染物排放,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桥梁结构动力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0433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787323.9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一种桥梁结构动力学技术领域的桥梁结构动力学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激励设备、第二激励设备、路轨和配重小车,其中: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通过路轨相连,路轨上设有配重小车;所述的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均设有:基座、转动框架、限位支座和偏心振动机构,其中:转动框架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支座固定连接,基座上设有偏心振动机构,偏心振动机构的振动端与转动框架相接触;所述的路轨穿过限位支座与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相连。本发明能够模拟竖向地震,以研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桥梁结构动力学测试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04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87323.9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一种桥梁结构动力学技术领域的桥梁结构动力学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激励设备、第二激励设备、路轨和配重小车,其中: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通过路轨相连,路轨上设有配重小车;所述的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均设有:基座、转动框架、限位支座和偏心振动机构,其中:转动框架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支座固定连接,基座上设有偏心振动机构,偏心振动机构的振动端与转动框架相接触;所述的路轨穿过限位支座与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相连。本发明能够模拟竖向地震,以研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