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4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48221.4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5B3/11 , C25B3/05 , C25B3/07 , C25B3/09 , C07D209/34 , C07D471/06 , C07D209/96 , C07D487/04 , C07D48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氟利昂型甲烷作为碳一合成子合成标记卤代吲哚酮的方法及其应用。合成卤代吲哚酮的方法为:在电化学反应系统中,将底物丙烯酰胺、氟利昂型甲烷和电解质溶于溶剂中,利用氟利昂型甲烷上碳卤键的异裂生成的卤素离子和碳自由基,随后碳自由基被丙烯酰胺捕获并发生自由基环化反应,生成卤代吲哚酮。该卤代吲哚酮用于合成同位素标记或未标记的吲哚类生物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经济环保的电化学反应实现了以氟利昂型甲烷作为碳一合成子,通过碳卤键还原断裂及后续的自由基串联环化过程实现了各类不同卤代的吲哚酮化合物的合成。所得的卤代吲哚酮可进一步转化为各类同位素标记或未标记的吲哚类生物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61231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1204810.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装配间隙和错边前馈的熔池监控系统及熔透监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工控机、焊接单元、视觉传感单元、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所述视觉传感单元包括坡口轮廓扫描仪和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接有激光辅助光源,所述坡口轮廓扫描仪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工业相机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焊接单元、工控机分别都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焊机和机器人的常规通讯模块基础上加入视觉传感单元和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实现焊接过程参数的采集,且针对随机装配条件,使用坡口轮廓扫描仪采集和测量,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精确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674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985655.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08L23/02 , C08L69/00 , C08L67/04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12 , C08K3/08 , C08K3/22 , C08K13/02 , C08K3/30 , A61L15/12 , A61L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照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先利用双螺杆共混工艺将热塑性弹性体、聚己内酯、聚碳酸酯及功能助剂分散均匀然后粉碎,过150目筛,过筛产物再继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接着用粒料进行注塑压板,所得板材即为耐辐照抗菌塑料。此方法得到的板材结构强度由聚碳酸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来维持,热塑性弹性体提供了一定的接触弹性,聚己内酯因为形状记忆效应可以保证塑料板材的形状回复特性,因为医用需求而进行了耐辐照增强和抗菌处理,最终得到了理想的医用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39034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57439.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送进的双焊丝熔滴交替过渡控制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送丝机、第一送丝缓冲器、第一送丝管、双丝锁紧控制器和第一送丝嘴,以及依次相连的第二送丝机、第二送丝缓冲器、第二送丝管、所述双丝锁紧控制器和第二送丝嘴;第一送丝缓冲器被配置为缓冲第一送丝机送出的第一焊丝;第二送丝缓冲器被配置为缓冲第二送丝机送出的第二焊丝;双丝锁紧控制器被配置为锁紧所述第一送丝管送出的所述第一焊丝,或锁紧所述第二送丝管送出的所述第二焊丝。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设备简单、控制方法送丝精准,能够提高熔池的稳定性,最终获得混合均匀成形良好的焊缝和堆层,明显改善成分偏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330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787323.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桥梁结构动力学技术领域的桥梁结构动力学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激励设备、第二激励设备、路轨和配重小车,其中: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通过路轨相连,路轨上设有配重小车;所述的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均设有:基座、转动框架、限位支座和偏心振动机构,其中:转动框架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支座固定连接,基座上设有偏心振动机构,偏心振动机构的振动端与转动框架相接触;所述的路轨穿过限位支座与第一激励设备和第二激励设备相连。本发明能够模拟竖向地震,以研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26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09641.6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焊接平台及过程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终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到各控制模块,并接收各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送丝控制模块,接收监控终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送丝机的运动;起弧控制模块接收监控终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弧焊电源的起弧和熄弧;焊接电流控制模块,接收监控终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弧焊电源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控制模块接收监控终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行走机构的运动速度;WCR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弧焊电源的WCR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压量;声音采集模块,采集焊接时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焊接电流/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焊接时的电流/电压信号,将其隔离并按比例缩小,再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7674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85655.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08L23/02 , C08L69/00 , C08L67/04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12 , C08K3/08 , C08K3/22 , C08K13/02 , C08K3/30 , A61L15/12 , A61L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照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先利用双螺杆共混工艺将热塑性弹性体、聚己内酯、聚碳酸酯及功能助剂分散均匀然后粉碎,过150目筛,过筛产物再继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接着用粒料进行注塑压板,所得板材即为耐辐照抗菌塑料。此方法得到的板材结构强度由聚碳酸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来维持,热塑性弹性体提供了一定的接触弹性,聚己内酯因为形状记忆效应可以保证塑料板材的形状回复特性,因为医用需求而进行了耐辐照增强和抗菌处理,最终得到了理想的医用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16061.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7/22 , G01N11/00 , G01N25/00 , G01N2011/0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金热裂敏感系数及流动性测试的压铸模具,包括料饼(1)、横浇道以及与对应热裂棒相连接的多个相同半径的热裂球(5)。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热裂测试装置只能适用于重力金属型铸造的局限,可以成功的应用于压力铸造过程中,合金熔体在压力铸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都可以通过压铸机达到精准的控制,可重复操作性强;对于不同成分的合金,通过控制压力铸造过程中相同的工艺参数,可以比较其流动性和热裂敏感性的高低。此外,还可以同时检测合金流动性和热裂敏感性;通过增加热裂棒的数目扩大热裂敏感性的可测试范围。本发明中的压铸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效果显著。(2)、流动性试棒(3)、多根长短不一的热裂棒(4)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437823.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粉复合等离子弧增材制造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增材制造领域,装置包括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和计算机(16),所述弧高传感器(12)装配在等离子焊接装置上,所述等离子焊接装置、弧高传感器(12)、丝粉复合填材装置分别与计算机(16)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双异种丝材基础上引入粉材添加装置,实现目标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微量元素的灵活调控,有效提高金属间化合物的各项性能。通过增加弧高传感器反馈调整等离子弧高,有效提升了增材过程等离子弧、熔池、丝粉填材过渡的稳定性,降低了增材构件的缺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61107.0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引发剂TPO原料2,4,6‑三取代溴苯的制备方法,将底物均三甲苯和溴盐共同溶于混合溶剂后,进入电化学反应系统中合成得到2,4,6‑三取代溴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电化学技术实现了2,4,6‑三取代溴苯的绿色合成技术,避免传统氧化还原试剂的使用,对环境友好,合成得到的2,4,6‑三取代溴苯可以用于制备光引发剂TPO,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