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芯片环路检测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6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81081.8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芯片环路检测器及制作方法,属于光通信领域。环路检测器的芯层设置于下、上包层交接处;芯层的每个波导结构的弯曲波导的弧度为π;两个直波导平行设置,第一端分别连接弯曲波导的两端,第二端分别连接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两个U型光波导组件形状相似,由小到大由内向外阵列设置,位于同一侧的直波导中相邻两个直波导之间相距距离相等;下、上包层和U型光波导组件均采用聚合物材料制作,且U型光波导组件的材料折射率与下、上包层的材料折射率之差均为7%~17.5%,U型光波导组件的吸收损耗为0.005dB/mm~0.2dB/mm。本申请能够实现多路收发光芯片低插入损耗、低串扰的自环检测、多通道插入损耗均衡。

    实芯光纤与空芯光纤的连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0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2476.5

    申请日:2024-04-23

    Inventor: 白林滨 吴金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芯光纤与空芯光纤的连接方法,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实芯光纤或空芯光纤上熔接一段无芯光纤、普通光纤或玻璃管,通过加热的方式将熔接的一段无芯光纤、普通光纤或玻璃管熔融,通过表面张力逐渐生成特定曲率的球面;将具有特定曲率的球面的实芯光纤、空芯光纤二者进行耦合并固定;或,将具有特定曲率的球面的空芯光纤、实芯光纤二者进行耦合并固定。通过在实芯光纤或空芯光纤上熔融生成特定曲率的球面,借助第一辅助光路、第二辅助光路以及特定曲率的球面对单模光束腰大小和光斑大小的调整,降低了实芯光纤与空芯光纤的对接插损。

    螺旋光纤的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00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71045.1

    申请日:2023-12-31

    Inventor: 白林滨 吴金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光纤的制备方法,两个夹具带动预制棒旋转,在靠近预制棒任意一端的位置加热使预制棒局部开始熔融;以加热点为参考位置,预制棒的两端沿预制棒的轴向差速运动对预制棒进行拉伸形成一段直光纤;预制棒的两端差速旋转,使得光纤开始逐步产生螺旋;维持预制棒两端的旋转速度差形成固定节距的螺旋光纤;预制棒的一端以特定的旋转加速度改变速率,直至预制棒两端的旋转速率相同;维持预制棒两端相同的旋转速度,同时以拉伸加速度使得拉伸速率变化至v2,然后继续拉伸一段时间后停止。通过控制光纤旋转和拉伸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率,平滑了光纤在螺旋和拉伸过程中的曲率和模场,降低了螺旋光纤的插损、波长相关损耗,增加了回损。

    光波导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及光波导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9355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25147.7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波导连接器及制作方法,涉及连接器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在玻璃棒的端面加工贯穿整个玻璃棒的定位孔阵列;对加工后的玻璃棒进行拉锥至目预定直径;切割并保留直径符合预设标准的拉锥段;将拉锥段切割成光波导连接器的大小和形状并通过飞秒激光写入光路完成光波导连接器的制备。通过在玻璃棒端面蚀刻或精加工钻孔技术,得到两个或多个按一定空间结构排列的定位孔,然后对玻璃棒拉锥至预定大小,再按照定位孔对拉锥后的玻璃棒进行切割,最后通过飞秒激光写入光路,可以得到符合标准的光波导连接器,有助于降低制作光波导连接器的难度,有助于降低光波导连接器的制备成本,进而有助于提升制备效率。

    实芯光纤与空芯光纤的连接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0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2475.0

    申请日:2024-04-23

    Inventor: 白林滨 吴金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芯光纤与空芯光纤的连接结构,透镜装置设置在空芯光纤和实芯光纤之间,第一辅助光路设置在透镜装置和实芯光纤之间,第二辅助光路设置在透镜装置和空芯光纤之间;实芯光纤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辅助光路调整光束的传输距离后,再经过透镜装置,光束的束腰半径发生变化与空芯光纤匹配,再经过第二辅助光路,光束的光斑大小与空芯光纤匹配并进入空芯光纤;或,空芯光纤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二辅助光路调整光束的传输距离后,再经过透镜装置,光束的束腰半径发生变化与实芯光纤匹配,再经过第一辅助光路,光束的光斑大小与实芯光纤匹配并进入实芯光纤。通过对单模光束腰大小和光斑大小的调整,降低了实芯光纤与空芯光纤的对接插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