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4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6337.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螺旋十字燃料组件的多流体域子通道仿真方法,首先设置螺旋十字燃料组件的仿真参数并进行螺旋十字燃料组件的多流体域子通道划分,然后构建对应子通道守恒方程的封闭模型并读取流体计算域初始值、边界条件以及相关计算设置并计算各子通道守恒方程,实现仿真。本发明采用基于流体实际物理过程的螺旋十字燃料组件子通道划分方法,使构建的交混模型具有清晰明确的流动物理机理支撑;划分所得子通道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固定的横截面积、边界长度,使螺旋十字燃料组件子通道守恒方程的封闭模型得到简化;合理拆分螺旋十字燃料组件内部流体域,使流体与加热壁面的传热和流体与流体之间的交混能够得到清晰的划分;在子通道分析的计算量增加较少的条件下,实现了分析准确性的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3773.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序图像的边缘两相界面补全方法,将待处理时序图像转换为三维矩阵后,识别三维矩阵任一帧图像流动出口边界的残缺离散相并基于其前一帧图像进行拓展补全后更新当前帧的数据,基于更新后的三维矩阵,再识别三维矩阵任一帧图像流动出口边界的残缺离散相并基于其后一帧图像进行二次拓展补全后再次更新当前帧的数据,实现边缘两相界面补全。本发明针对两相流动的时间序列图像,对其位于图像边缘的不完整相界面进行补全,不依赖神经网络的拓展补全算法,避免提前准备大批量训练数据带来的不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276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9995.2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7/02 , G21C15/257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硬件在环的微型反应堆‑开式布雷顿耦合分析方法,包括:S1、建立中子动力学模型、开式布雷顿循环模型和固体热管堆模块与参数控制气路实验装置,并初始化;S2、计算新的透平转速;S3、获取将初始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作为当前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S4、判断当前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与上一次迭代的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结束迭代,否则执行S5;S5、基于当前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控制所述固体热管堆模块与参数控制气路实验装置的气路的设置值以及加热棒输出功率,并新的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作为当前点堆‑布雷顿循环参数,返回S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HPR‑OBC仿真结果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73343.9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X射线精细测量的微结构表面池式沸腾实验装置,包括:水箱以及设置于其内的加热系统、X射线通道和待测样品,其中:两段X射线通道分别位于待测样品的两侧并通过盖板设置于水箱内侧底部,水箱外侧对应设有传热段,待测样品和盖板分别与传热段相连。本发明可同时获得热流密度、表面过热度等宏观沸腾换热特性和微观毛细芯吸微液层运动细节的实验装置。由此可以分析汽泡动力学、沸腾换热特性及毛细芯吸微液层等宏/微观特性参数的内在联系,可用于研究不同微结构表面临界热流密度和换热能力的强化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352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0217.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 G21C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水堆燃料棒表面沉积物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压水反应堆技术领域,该压水堆燃料棒表面沉积物的预测方法包括:计算压水堆冷却剂的当前PH值及当前硼元素浓度;基于冷却剂的当前PH值及当前硼元素浓度确定在当前运行条件下生成的处于稳定相的铁镍氧化物,计算铁镍氧化物的当前浓度;基于铁镍氧化物的当前浓度计算压水堆燃料棒表面过冷沸腾情况下铁镍氧化物的粒径及燃料棒表面的污垢厚度。本发明可以准确描述压水堆燃料棒上污垢的沉积规律及化学组分,能够反映堆芯内铁镍氧化物的沉积规律,对于开展精确的垢致核安全风险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8073.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化硅3D打印的反应堆堆芯及其制造工艺,涉及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传统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获得的反应堆堆芯,其热工流体特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较差的问题而设计。该反应堆堆芯包括碳化硅壳体、碳化硅基体和堆芯燃料,碳化硅壳体为两端敞口的空心柱状结构,碳化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其两端的冷却剂流道,碳化硅壳体通过粘结剂喷射或光固化成型的3D打印工艺制备而成;碳化硅基体固设于碳化硅壳体的内部,所述堆芯燃料嵌设于所述碳化硅基体。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碳化硅壳体,可以突破传统的堆芯燃料成型方式和流道设计限制,使得反应堆堆芯的热工流体特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8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3006.5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金刚石涂层的核燃料包壳改性方法,通过在锆合金包壳管外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纳米金刚石涂层,具体为:将热丝连接于两端电极上,通过高温加热热丝,使得锆合金包壳管表面经化学反应沉积,实现形核过程、生长过程形成纳米级金刚石薄膜。本发明采用锆基纳米金刚石涂层强化锆合金包壳的传热性能并缓解高温锆合金在失水事故(LOCA)及再淹没过程中直接接触冷却水发生锆水反应进而发生氢气爆炸或堆芯融毁的严重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60708.0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数值反应堆中子学的变分节块非线性加速方法,采用低阶扩散算子代替高阶输运算子,针对基于二阶偶对称中子输运方程的VNM‑SN数值格式,利用在VNM框架中的扩散方程泛函与离散纵标输运方程的泛函之间的相似特征,构造具有输运精度的扩散形式泛函,实现对VNM‑SN裂变源迭代的加速。对先进复杂几何的核反应堆设计以及安全分析等应用场景中的高效中子学模拟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7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27947.6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铅铋实验系统智能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该铅铋实验系统智能远程控制方法应用于铅铋实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铅铋实验系统的工作参数;将工作参数与预设参数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铅铋实验系统是否存在风险;若存在风险,则执行安全提醒指令和/或安全保护指令;铅铋实验系统智能远程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比较判断模块和执行模块;以实现智能远程监测和处理铅铋实验系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605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79596.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工水化学氧化腐蚀沉积物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热工水化学氧化腐蚀沉积物前驱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含镍盐和铁盐的铁镍溶液,镍元素与铁元素的摩尔量比值为1:(1.9~2.1);将TMAOH溶液或氨水加入烧瓶,搅拌并加热至80~100℃,其中,TMAOH与NiCl2的摩尔量比值大于30:1;停止加热,将铁镍溶液全部逐渐滴加至TMAOH溶液中,期间继续搅拌并加浓盐酸中和,使溶液pH保持在7~8之间;静置5~10小时后,将颗粒上方的清液倒出,保存铁镍氢氧化物悬浊液。制得的铁镍氢氧化物悬浊液作为前驱体,满足模拟热工水化学条件沉积氧化腐蚀产物的沉积机理实验的要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沉积到真实反应堆堆内污垢的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