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3183.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F01D21/00 , G06F17/11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套装叶轮的压缩空气储能轴系振荡抑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透平机与同步发电机连接系统的轴系模型,计算透平机与同步发电机连接系统的轴段刚度系数;利用满足预设条件的目标套装叶轮调整轴段刚度系数,得到调整的轴段刚度系数;根据调整的轴段刚度系数抑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轴系振荡频率。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当外界扰动的频率与系统轴系的固有振荡频率接近时,系统轴系出现严重的振荡现象,对轴系装置轴系造成严重的疲劳寿命损耗,降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4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0911946.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文明 , 石明 , 李青芯 , 田会元 , 肖晶晶 , 魏务卿 , 向曙光 , 杨睿瑞 , 殷岳 , 杨载涛 , 王加君 , 肖可风 , 贺露露 , 杨郭凌子 , 马星淼 , 杜凯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发电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方法,包括获能体、气室、流体箱、流体传动装置、辅热装置、膨胀机和发电机,通过将获能体的机械能先转换为空气压力能储存起来,再通过释放空气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利用机械能再发电的过程,能量转换过程:波浪能—机械能—空气压力能—机械能—电能,实现利用波浪能稳定输出可控的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15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97465.2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文明 , 魏务卿 , 肖可风 , 石明 , 李青芯 , 杨瑞睿 , 魏忠 , 向曙光 , 殷岳 , 周朔晨 , 杨载涛 , 谢曜泽 , 赵德建 , 杨郭凌子 , 马星淼 , 谭金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反射镜,包括框架和伞形弹性镜片,框架上设有能够沿轴向移动的直移组件,伞形弹性镜片的凹面侧轴向固定在框架上,且伞形弹性镜片的凹面侧在靠近外沿位置通过多根环向排布的拉索与直移组件连接,伞形弹性镜片的外沿环向排布有多圈镜片阵列,每圈镜片阵列均由多个片状镜片组成,每个片状镜片均与框架上的偏转组件连接,偏转组件能够对片状镜片沿纵向和横向的偏转分别进行单独控制。该二次反射镜通过直移组件和偏转组件实现对伞形弹性镜片以及片状镜片的角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911946.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文明 , 石明 , 李青芯 , 田会元 , 肖晶晶 , 魏务卿 , 向曙光 , 杨睿瑞 , 殷岳 , 杨载涛 , 王加君 , 肖可风 , 贺露露 , 杨郭凌子 , 马星淼 , 杜凯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控发电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方法,包括获能体、气室、流体箱、流体传动装置、辅热装置、膨胀机和发电机,通过将获能体的机械能先转换为空气压力能储存起来,再通过释放空气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利用机械能再发电的过程,能量转换过程:波浪能—机械能—空气压力能—机械能—电能,实现利用波浪能稳定输出可控的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1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2818.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换热器串联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能方法及发电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电动机、发电机、储气罐、储冷罐、储热罐和多个换热器;每级压缩机后布置有单换热器,梯级冷却压缩机压缩后的压缩空气,通过储气罐存储压缩空气,每级压缩机后布置的换热器分别通过管路与储冷罐和储热罐相连;透平机组包括多级透平机,每级透平机前布置有串联的双换热器,梯级加热透平机空气入口的压缩空气,通过透平机进行梯级膨胀,利用发电机进行发电,每级透平机前布置有串联的双换热器分别通过管路与储冷罐和储热罐相连。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常存在效率降低、经济性较差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2939.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龙 , 邹祖冰 , 梅生伟 , 李超 , 曹冬梅 , 陈来军 , 周渊 , 华晔 , 杨载涛 , 孔庆春 , 慕超 , 钱坤 , 崔森 , 柴圣杰 , 李珍 , 韩恬 , 黄康 , 谭伟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阵列式换热器拓扑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阵列式换热器的物理模型和结构拓扑模型;基于阵列式换热器的物理模型确定阵列式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温度与热流体出口温度,并获取各换热器单元的连接规则与运行方式;建立与阵列式换热器相连的透平机的物理模型,结合之前的温度信息和换热器单元的运行规则,确定阵列式换热器所用换热器单元数量;根据阵列式换热器所用换热器单元数量对应等效功率对阵列式换热器的结构拓扑模型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结构拓扑模型控制阵列式换热器的流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换热器运行效率低,难以适应多变工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2819.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侧调频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功率、火电机组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透平侧功率和负载功率;将风电机组功率、火电机组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透平侧功率和负载功率输入压缩空气储能调频系统模型,压缩空气储能调频系统模型输出目标调频参数,其中,压缩空气储能调频系统模型包括自抗扰控制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模型和高比例风电模型,基于自抗扰控制对压缩空气储能透平侧功率的参考值进行跟踪;基于目标调频参数控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频。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频性能较低,调频效果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0932.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包括:电缆沟;电缆吊架,悬设在巡检通道内;所述巡检通道位于电缆沟的下方,所述电缆沟和巡检通道之间通过电缆井连通,控制电缆敷设在所述电缆沟内,动力电缆敷设在电缆吊架上。本发明电缆沟内的电缆通过电缆井进入电缆吊架进行敷设,电缆吊架上的电缆通过电缆井引出至电缆沟内。动力电缆与巡检通道整合布置。该方式布置动力电缆既有利于电缆散热,又节省了电缆沟的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38696.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电化学储能混合储能电站的电气监控系统,电气监控系统为一体化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电气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站级控制层、网络通信层及间隔设备层,其中,站级控制层用于接收外部控制指令,并实时采集混合储能电站中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基于外部控制指令及运行数据向间隔设备层发送控制调节指令;间隔设备层用于基于站级控制层的控制调节指令对混合储能电站中的对应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运行状态、调整运行状态的操作。本发明实现了混合储能电站的电气监控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为运维人员提供统一监控平台,简化了运维工作,提高了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2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1053.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组件布局优化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历史负荷数据;根据历史负荷数据预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长时负荷;根据长时负荷预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目标储能容量,根据目标储能容量确定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至少一个组件目标参数;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至少一个组件目标参数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模型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布局优化模型,基于布局优化模型优化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组件布局。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能、太阳能间歇性导致电网接纳挑战,压缩空气储能成本高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