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超平台的姿态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81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3212.2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超平台的姿态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运动学特性引入姿态测量模型,利用双超平台进行准静态姿态测量,获取星敏感器的测量数据;基于被测对象的运动学特性,采用平滑滤波方法对星敏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动态测量误差修正;结合双超平台的动态特性,对星敏感器的测量数据按泰勒公式展开式求解,反演平滑滤波后姿态变化曲线,并进行分段多项式插值,获取全时空内的高精度测量结果。本发明适用于“高精高稳”的双超平台,不依赖高性能的陀螺,仅靠星敏感器即可实现高精度姿态测量。

    长基线激光测距实现无控制点卫星精确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1994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461971.6

    申请日:2014-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48 G01S5/16 G01S7/4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基线激光测距实现无控制点卫星精确定位系统,包括卫星平台、反射镜和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和所述反射镜均设置在所述卫星平台上。所述卫星平台包括卫星平台本体、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卫星平台的两侧。所述激光雷达包括激光发射器、第一激光信号接收器、第二激光信号接收器以及第三激光信号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卫星平台内,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脉冲通过反射镜反射向地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控制点卫星对地高精度定位方法。本发明能够满足测绘、摄影等具有高精度对地定位需求的卫星使用要求。

    一种新型太阳帆板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7681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331839.X

    申请日:201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由驱动器、驱动机构、太阳帆板、星体组成,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零位传感器、驱动轴、可扭转导线组成,电机与驱动轴一端连接,驱动轴另一端与太阳帆板连接,驱动控制电路直接通过可扭转的导线给驱动电机供电,实现驱动太阳帆板旋转对日定向;本发明改进了滑环连接方式,克服了由于滑环引起的在滑环连接部位产生接触电阻过大,局部过热,或因滑环磨损产生多余物,导致短路或卡死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卫星可靠性。广泛应用于导航卫星和一些对日定向帆板旋转的卫星。取得了结构简单、重量轻、长寿命的有益效果。

    遥感卫星对地姿态机动扫描的轨迹指向角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4812.1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卫星对地姿态机动扫描的轨迹指向角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对地扫描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地球固连坐标系下规划2D地面扫描轨迹,并将2D地面扫描轨迹转化至地球惯性坐标系下的3D扫描轨迹;步骤S2:根据卫星轨道参数,对3D扫描轨迹的扫描弧段进行前推和后推计算,获取卫星轨道数据;步骤S3:通过卫星轨道数据和3D扫描轨迹,再根据时间点逐一计算指向矢量序列,获取轨道坐标系下的两个指向角。本发明能够执行地面扫描轨迹到指向角的转换,为姿控系统设计提供设计输入,评估地面扫描轨迹规划的合理性。

    反射镜摆动宽幅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35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466057.5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镜摆动宽幅成像系统,包括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和摆动反射镜,其中,所述摆动反射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的前端,通过摆动反射镜的转动扩大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的成像视场,实现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对星下点的宽度方向进行多角度拍照,形成一张星下点的宽幅照片。所述摆动反射镜采用间断式转动,当转过一定角度后,停止转动并立即稳定,待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成像后继续转动,周而复始,实现稳定清晰成像。同时提供了上述成像系统的成像方法。在不升级相机配置的条件下提高了成像的幅宽,只是安装一个摆动反射镜,具有质量轻、成本低、成像范围广、分辨率高、实现简单等优点。

    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41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163569.5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和装置,大功率单机具有功率值大且工作时长多样的特点,单机工作时需要较强散热能力为其散热,使其工作温度稳定在20±2℃,单机不工作时还要保持在10~30℃,需要加热器补偿。本发明利用电机驱动改变可展开的电控隔热屏和散热面的角度,改变大功率单机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对大功率单机控温,大功率单机工作时增大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从而增加散热面散热能力,大功率单机贮存时减小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或关闭散热面,减小散热面散热能力,满足较低加热器功耗补偿情况下的存储温度要求,具有重量小、控温能力强、可适应多种工作时长、成熟活动部件且量少、可靠性高的特点。

    基于双超平台的姿态角速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811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3215.6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超平台的姿态角速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运动学特性引入姿态测量模型,利用双超平台进行准静态姿态测量,获取陀螺的测量数据;利用双超平台的姿态测量结果对陀螺的常值漂移进行修正;基于被测对象的运动学特性,对出陀螺的动态测量误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反演插值,获取全时空内的测量结果。本发明适用于“高精高稳”的双超平台,可抑制陀螺的角随机游走,提高测量精度。

    模块化微型卫星平台综合电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604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08480.X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微型卫星平台综合电子系统,包括:处理器模块,用于实现程序运行、数据存储和处理;遥测采集模块,用于完成模拟量遥测采集和数据发送;指令模块,用于接收扩频测控模块输出的遥控PCM信号、解析遥控指令和输出指令脉冲;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处理器模块与平台单机、处理器模块与其它综合电子模块串口通信;扩频测控模块,用于实现遥测、遥控和测距;导航模块,用于实现GPS/BD定位定时功能;功率驱动模块,用于按照控制要求实现电流驱动加热器、电磁阀、自锁阀和磁力矩器;配电模块,用于按照控制要求对平台单机加断电。本发明实现了功能综合、集中控制,便于功能扩展,具有通用性,适合微型卫星应用。

    反射镜摆动宽幅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3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66057.5

    申请日:2015-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25 G03B1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镜摆动宽幅成像系统,包括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和摆动反射镜,其中,所述摆动反射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的前端,通过摆动反射镜的转动扩大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的成像视场,实现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对星下点的宽度方向进行多角度拍照,形成一张星下点的宽幅照片。所述摆动反射镜采用间断式转动,当转过一定角度后,停止转动并立即稳定,待可见光面阵成像相机成像后继续转动,周而复始,实现稳定清晰成像。同时提供了上述成像系统的成像方法。在不升级相机配置的条件下提高了成像的幅宽,只是安装一个摆动反射镜,具有质量轻、成本低、成像范围广、分辨率高、实现简单等优点。

    高精度时频分复用主被动融合激光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84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21573.9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时频分复用主被动融合激光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的主被动融合成像探测装置在远距离以及极端条件下存在主动成像与被动成像视场不匹配,且无法在同一时间获得三维几何距离像和反映目标材质特性的二维强度像,以及集成度不高等技术问题。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信息采集;步骤2,信息还原;步骤3,信息融合,方法简单易操作,且可在同一时刻同时获取目标物的三维距离图像和二维强度图像,二者视场可以达到像素级的匹配精度。该系统包括脉冲发生器,脉冲激光器、探测器及数据采集融合系统,系统集成度高,适用范围较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