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作动器输出力迟滞效应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092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749293.6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电作动器输出力迟滞效应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压电作动器的preisach迟滞模型;步骤2:搭建压电作动器电压‑输出力的地面测试实验系统,所述地面测试实验系统包括压电堆栈、菱形放大环和力传感器;步骤3:开启地面测试实验系统,输入多个不同频率处的电压信号,进行开环响应测试;步骤4:记录每种输入频率信号所对应的输出力,绘制输入电压‑输出力的迟滞曲线。本发明能用于智能压电作动器输出力的精确测试,可验证多个不同频率输入信号下压电作动器输出力的迟滞效应等参数,根据不同的迟滞响应的特点,为高精密平台和设备选用提供依据,保证作动器输出力的精度满足要求。

    差动式气浮垂向控制的双超卫星平台地面仿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64970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075425.1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差动式气浮垂向控制的双超卫星平台地面仿真设备属于航天器物理仿真领域,通过气浮球轴承实现转动平台的Rx、Ry和Rz自由度转动,通过平面气浮轴承实现载荷舱气浮平台和平台舱气浮平台的X和Y自由度运动,支撑立柱通过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节流孔与水平移动平台供气组成气浮结构,实现支撑立柱的气悬浮支撑、竖直导向和竖直向上的压力控制驱动;通过气浮导向止推板设置的节流孔,实现对支撑立柱的竖直导向和竖直向下的压力控制驱动,进而实现对支撑立柱的差动式气浮垂向运动控制,具有六自由度非接触支撑驱动、稳定性高和响应快等优点,可用于双超卫星平台的姿态模拟、大摆角机动特性和动中成像地面验证等方面。

    楔形空间物理场测量卫星构型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876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115077.6

    申请日:2019-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卫星技术领域的楔形空间物理场测量卫星构型及其装配方法。卫星构型包括平台服务舱、楔形扩展舱、伸展杆组件、矢量磁力仪、标量磁力仪、朗缪尔探针和热离子成像仪,平台服务舱内嵌于楔形扩展舱,伸展杆组件与平台服务舱顶板及楔形扩展舱相连接,矢量磁力仪与标量磁力仪安装于伸展杆组件,朗缪尔探针和热离子成像仪安装于平台服务舱,卫星为内桁架主承力结构与箱板式舱体结合,形成桁架支撑的双固定翼太阳电池阵构型,星箭对接环与平台服务舱底板相连,楔形扩展舱斜面安装低冲击锁紧解锁机构。本发明具有能源供应足、气动阻力小、整星磁洁净和电洁净、展开冲击小和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磁光矩阵标定装置及磁光矩阵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69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60932.4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磁光矩阵标定装置及磁光矩阵标定方法,包括:无磁转台;星敏感组件,星敏感组件设置在无磁转台上;矢量磁力仪,矢量磁力仪与星敏感组件通信;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与星敏感组件及矢量磁力仪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在室外环境下精确获知矢量磁力仪磁轴与星敏感器光轴之间的安装矩阵问题。在满足观星和磁梯度稳定的室外条件下,将矢量磁力仪和星敏感器采用一体化连接方式安装在无磁转台上,以无磁转台的旋转轴为基准旋转无磁转台,通过数值解算方法准确获得矢量磁力仪磁轴与星敏感器光轴之间的姿态关系矩阵,具有试验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矢量磁力仪与星敏感器非正交安装矩阵标定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39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60935.8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矢量磁力仪与星敏感器非正交安装矩阵室外标定系统及方法。包括矢量磁力仪、星敏感器、无磁转台、数据处理设备、地磁场监测磁强计、标量磁力仪、GPS接收机以及经纬仪。主要解决了在室外精确获知矢量磁力仪与星敏感器之间非正交安装矩阵的问题。在满足观星和磁梯度稳定的室外条件下,将矢量磁力仪和星敏感器安装在无磁转台上,通过多次旋转换算出星敏感器与磁力仪间的安装矩阵。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可用于空间磁场、重力场探测等科学试验卫星等领域。

    气膜密封的气浮物理仿真平台的非接触供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7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02223.4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膜密封的气浮物理仿真平台的非接触供气装置及方法,通过在气浮物理仿真平台的平动平台垂向下方中心位置设置由导气块和导气孔组成的导气单元,导气孔位于导气块的中心,在导气单元下方对应设置固定于基础平台的供气单元,在供气单元的中心设置供气孔,并在供气孔周围设置大面积浅腔,使得在气浮物理仿真平台平面运动时,供气孔始终位于浅腔范围内,且导气单元与供气单元的精加工面对应设置,并保持数微米量级的距离。本发明既实现了气浮物理仿真平台供气与外部地面环境的非接触气膜密封,又可获得持续不断的气体供应,具有理论无限长实验时间以及模拟环境干扰力矩小等优点。

    卫星动静隔离式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16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83681.8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卫星动静隔离式结构,包括载荷舱、平台舱以及连接在所述载荷舱和所述平台舱之间的非接触磁浮机构。本发明有以下创新设计:1)以空间上动静隔离,采用完全位姿解耦控制思想,利用高精度、高带宽卫星动静隔离式结构,实现卫星姿态指向精度优于5×10-4度、姿态稳定度优于5×10-6度/秒的超高精度,彻底解决“双超”技术瓶颈,实现了载荷姿态的完全可测可控。2)通过磁浮机构非接触连接,实现动静隔离,直接隔断平台舱活动和挠性部件向载荷舱的微振动传递,有效保障载荷的超精超稳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全频带隔振的效果,极大降低了对控制系统产品的带宽需求。3)两舱空间隔离,有效避免了平台热变形对载荷指向的影响。

    大动态范围红外探测器输出模拟信号的对数量化压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0146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59339.8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动态范围红外探测器输出模拟信号的对数量化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对数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对数放大器与一个探测器连接。所述探测器输出最大信号电压为ViM时,探测器输出最小信号电压为Vim=0.01ViM。本发明大动态范围红外探测器输出模拟信号的对数量化压缩系统适应大动态范围遥感需求,并可满足所需信噪比要求。

    基于低轨观测卫星的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快速遍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912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58731.0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轨观测卫星的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快速遍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观测序列:根据所观测的十五度倾角以内的整个地球同步轨道带,结合观测星轨道,分析并计算观测星相邻两轨的观测区域实现无缝拼接的序列轨迹;步骤二:确定单轨迹窗口数;步骤三:根据观测星与地球同步轨道带观测序列轨迹的相对运动速度,接算每一个窗口能够保证的最大探测时间;步骤四:形成地面注入数据上行注入卫星。本发明可有效弥补地基探测编目设备在固定时间、固定空间、固定探测区域方面的不足,同时在牵引卫星姿态轨迹跟踪及自主任务规划实施方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星载冷原子囚禁式加速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494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07224.0

    申请日:2013-01-08

    Abstract: 一种星载冷原子囚禁式加速度测量方法,将碱金属原子装入三维磁光阱内,三维磁光阱向空间发射一束碱金属原子,碱金属原子被迎面而来的激光束阻止,并被引入到激光束和磁场的中心点,激光束的中心点和磁场的中心点以及卫星质心位置相重合,控制激光束以及磁场的强度将冷原子的位置保持在卫星质心位置;卫星运行过程中,当卫星与冷原子受到的作用力不同时,冷原子偏离卫星质心,激光和磁场的控制力随之变化,施加相应的激光和磁场控制力,将冷原子控回质心处;测量步骤三中卫星运行过程中激光及磁场的控制力变化,解算出冷原子相对卫星质心存在的加速度,即卫星所受到的非惯性力加速度。本发明具有测量精度高、工程可行性高且操作简单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