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5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217010.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V10/776 , G06F11/36 , G01S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静止轨道微波星载荷与平台协同扫描成像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二维扫描运动机构模拟微波载荷的成像模式和光轴指向特性;步骤S2:基于二维扫描运动机构提出微波载荷与卫星平台协同扫描成像模拟方法,在地面模拟卫星平台和对微波载荷图像定位配准的影响;步骤S3:基于微波载荷与卫星平台协同扫描成像对微波载荷图像定位配准的影响,对微波载荷视线导航功能开启前后的定位误差进行对比,验证微波载荷图像定位与配准技术。本发明提出的微波载荷与卫星平台协同扫描成像模拟方法,可真实模拟整星机动扫描时的微波视线定位配准过程,为微波遥感卫星的图像定位与配准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8181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749337.5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总体技术领域内的星上前馈力矩补偿的多系统同步方法,包括步骤一:以数管计算机时间T为标准时间基准,使用星上时间对姿轨控、扫描成像载荷、步进成像载荷的时间系统进行统一校时;步骤二:数管计算机统一接收并分发地面发送的工作指令;步骤三:姿轨控系统分别针对扫描成像载荷、步进成像载荷开始前馈力矩补偿操作,补偿过程中持续将前馈补偿与多台载荷指向、扫描和步进进行同步;步骤四:姿轨控系统按照约定的规律完成一条指令补偿操作后,姿轨控系统停止补偿,等待下一条指令。本发明够确保补偿力矩和载荷工作的同步性,保证卫星的高精度指标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7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860792.4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R13/648 , H01R13/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SpW网络传输抗干扰性能的方法,基于SpW网络协议标准ECSS‑E‑50‑12C定义的电缆,将电缆集收发端接插件的3号接点用导线直接相连,使得网络收发设备间信号地在同一地平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方法的验证系统,包括:EMC试验环境、静电放电源、测试电脑、链路分析仪以及两个SpW节点设备。在工程应用中,当系统引入干扰,如静电放电,容易引起收发端信号地产生压差,进而引发SpW网络传输中断,网络传输抗干扰性能较弱。本发明针对工程应用中SpW网络传输异常中断的现象,提出了通过改进电缆设计方案,使网络收发端信号地相连,提高了SpW网络传输抗干扰性能,解决了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78399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876495.8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翼卫星转移轨道段帆板放气时间估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角速度与推力器计时数据采集;步骤二,迭代时间选取;步骤三,对力矩积分求和;步骤四,干扰力矩解算;步骤五,帆板放气持续时间估计。本发明能够利用卫星在轨姿态角速度和推力器工作时长数据,基于卫星姿态动力学基本原理,实时计算太阳帆板放气产生的干扰力矩,进而识别太阳帆板放气持续时间,本发明尤其对单翼卫星转移轨道段长时间对日定向下的放气时间估计较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92793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130676.5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总体技术领域的静止轨道实孔径微波探测卫星构型,包括卫星平台、微波探测仪、微波探测仪准光系统、锁紧/释放装置、太阳翼、数传天线、挡光机构;微波探测仪的主反射面和副反射面压紧在卫星平台上,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在星箭分离后解锁并展开到位;微波探测仪准光系统通过微变形框架安装并嵌入到卫星平台中;太阳翼安装在卫星平台散热面上;数传天线通过支架安装在卫星平台顶部;卫星平台和微波探测仪之间为倾斜的,即对地观测轴和卫星Z轴(即+Z地面)之间存在一定夹角;在轨定点后,解锁微波探测仪和卫星平台的过约束连接,并展开挡光机构。本发明充分利用运载整流罩内空间资源、适应发射主动段的力学环境和高精度安装需求,实现微波探测仪主反射面和副反射面的高精度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66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020505.7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陀螺数据辨识卫星挠性附件在轨振动相对位移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姿态角速度获取步骤:获取卫星在轨喷气闭环控制后的欠阻尼自由振动区的i轴对应的姿态角速度测量数据ωi(t);滤波步骤:对ωi(t)进行滤波获得滤波后的i轴姿态角速度数据ω′i(t);时间序列计算步骤:根据ω′i(t)计算获得模态变量的时间序列ηi(t);相对位移计算步骤:根据ηi(t)与挠性附件上任意两结点的阵型数据计算得到挠性附件上任意两结点的相对位移m12(t)。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陀螺数据辨识卫星挠性附件在轨振动相对位移的系统。本方法不需要在挠性附件上其他安装传感器,仅利用卫星平台现有姿态敏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67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91509.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理定位方法技术领域的星载微波遥感仪器波束足迹的地理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卫星姿态信息,将仪器光路模型输出的本体系下视向量簇转换到轨道坐标系下;步骤2,根据卫星轨道信息,将轨道坐标系下的视向量簇转换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步骤3,根据岁差、章动、格林尼治恒星时、极移等信息,将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视向量簇、卫星位置矢量转换到地心固连坐标系下;步骤4,计算视向量簇与地表的交点坐标;步骤5,计算交点的经纬度。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求解星载微波遥感仪器波束地面足迹,实现星载微波遥感图像的地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70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60792.4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1R13/648 , H01R13/6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8 , H01R13/658 , H01R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SpW网络传输抗干扰性能的方法,基于SpW网络协议标准ECSS-E-50-12C定义的电缆,将电缆集收发端接插件的3号接点用导线直接相连,使得网络收发设备间信号地在同一地平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方法的验证系统,包括:EMC试验环境、静电放电源、测试电脑、链路分析仪以及两个SpW节点设备。在工程应用中,当系统引入干扰,如静电放电,容易引起收发端信号地产生压差,进而引发SpW网络传输中断,网络传输抗干扰性能较弱。本发明针对工程应用中SpW网络传输异常中断的现象,提出了通过改进电缆设计方案,使网络收发端信号地相连,提高了SpW网络传输抗干扰性能,解决了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925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17010.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静止轨道微波星载荷与平台协同扫描成像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二维扫描运动机构模拟微波载荷的成像模式和光轴指向特性;步骤S2:基于二维扫描运动机构提出微波载荷与卫星平台协同扫描成像模拟方法,在地面模拟卫星平台和对微波载荷图像定位配准的影响;步骤S3:基于微波载荷与卫星平台协同扫描成像对微波载荷图像定位配准的影响,对微波载荷视线导航功能开启前后的定位误差进行对比,验证微波载荷图像定位与配准技术。本发明提出的微波载荷与卫星平台协同扫描成像模拟方法,可真实模拟整星机动扫描时的微波视线定位配准过程,为微波遥感卫星的图像定位与配准设计提供依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