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229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70974.4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D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构造氧化锌微细结构改性聚氨酯海绵表面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种均匀铺在聚氨酯海绵表面,再在其表面通过水热合成法定向长出氧化锌纳米棒,最后用长链的脂肪酸—棕榈酸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超疏水性,最后测定此改性海绵的疏水效果和吸油能力。本发明利用氧化锌的特殊形貌构造超疏水的海绵表面,由于不影响其本身的超吸油能力,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6229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170974.4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D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构造氧化锌微细结构改性聚氨酯海绵表面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种均匀铺在聚氨酯海绵表面,再在其表面通过水热合成法定向长出氧化锌纳米棒,最后用长链的脂肪酸—棕榈酸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超疏水性,最后测定此改性海绵的疏水效果和吸油能力。本发明利用氧化锌的特殊形貌构造超疏水的海绵表面,由于不影响其本身的超吸油能力,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3851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474339.5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 , B01J20/3085 , B01J2220/4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改性石墨烯负载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海绵是在聚氨酯海绵的表面负载有改性石墨烯涂层,该涂层厚度为0.5~1.0mm;所述的改性石墨烯是在石墨烯表面包覆硅烷偶联剂,其中硅烷偶联剂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00。实验通过测定该负载海绵的疏水效果和吸油能力,发现海绵由亲水变成了超疏水(接触角为161°),且吸油能力也明显增强,对柴油的饱和吸附量达到37.89g。本发明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石墨烯再负载到海绵上,使海绵具有了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