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1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478788.1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螯合剂强化龙葵修复镉芘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中种植催发处理后的龙葵种子,6~8周后加入螯合剂,所述螯合剂为可降解螯合剂;所述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的镉浓度为25.1mg/kg,芘浓度为161.5mg/kg;所述PASP溶液浓度为4g/L,PASP的添加量为1g/kg所述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本发明利用龙葵对镉的高富集量特性,利用茎和叶富集镉并配合添加聚天冬氨酸后,实现对受镉芘复合污染土壤进行镉修复及芘修复,不但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还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磷、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芘降解相关细菌的丰富度,利于土壤的二次利用或者后续植物的种植。
-
公开(公告)号:CN1102019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83786.X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苏丹草修复芘与镍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茶皂素溶液与氨三乙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苏丹草种植在芘与镍复合污染土壤中进行原位土壤修复;待苏丹草生长3周,将混合溶液A分批次加入到污染土壤中,苏丹草继续生长至6周,将苏丹草从土壤中去除即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强化苏丹草修复芘与镍复合污染土壤,提高污染物芘和镍的生物利用性,促进苏丹草生长,从而提高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45624.8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炭促进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农田土壤修复方法,主要机制通过生物炭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1.生物炭与土壤颗粒竞争吸附重金属;2.生物炭降低重金属移动性;3.生物炭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植物根表面积;4.生物炭的添加使植物吸收更多的重金属。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生物炭与土壤均匀混合;2.在适当湿度下稳定一段时间;3.土壤种植富集植物;4.收割植物;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和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使植物对于土壤重金属的富集量提升1.0-1.1倍;在施加生物炭的土壤中以多次种植植物的方式实现受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复;通过间作或轮作的方式实现边生产边修复,为农田土壤修复领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且有效的修复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529373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613150.4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过滤式油水混合物分离的隔油池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壳、回流挡板、油水分离膜、油水分离膜托网、漏斗式箱底壳、折流挡板,油水分离膜所在区域为过滤区,过滤区上部为浮油区,过滤区下部为缓冲沉降区,出油口处设有回流挡板,设有可上下调节的与油水分离膜托网间隔放置的油水分离膜组,折流挡板两侧分别为油水混合物进料口和排水口,漏斗式箱底壳底部为排污口。折流挡板所在区域为油‑水‑固体颗粒缓冲沉降区,在进水口设有总阀门,泥沙缓冲沉降区下设置的排污口有排泥阀,排泥管依次与排污口相连。本发明通过调节油水分离膜的位置,适用于不同浓度油脂污水分离,能够实现高效分离油、水和泥沙,便于废水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834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37868.0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亲水并且水下超疏油的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聚乙烯醇-二氧化硅复合涂层不锈钢丝网与尼龙布,改变其表面性质,使其具有超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性。该方法通过一步浸涂法将聚乙烯醇-二氧化硅负载到不锈钢丝网以及尼龙布表面,即先配制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与二氧化硅的乙醇分散液,将两者超声混匀后,调节pH加入交联剂得到涂层溶液,通过浸涂得到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质的油水分离膜。本发明得到的油水分离膜具有超亲水和水下超疏油性能,适用于含正己烷、环己烷、柴油、豆油、润滑油和硅油等的污水,且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6229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70974.4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D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构造氧化锌微细结构改性聚氨酯海绵表面的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种均匀铺在聚氨酯海绵表面,再在其表面通过水热合成法定向长出氧化锌纳米棒,最后用长链的脂肪酸—棕榈酸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超疏水性,最后测定此改性海绵的疏水效果和吸油能力。本发明利用氧化锌的特殊形貌构造超疏水的海绵表面,由于不影响其本身的超吸油能力,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42827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267730.3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疏水亲油性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鳞片石墨制备出膨胀石墨,将膨胀石墨在浓硝酸中回流36h并在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3h,最后将所得物质在乙醇溶液中超声90min,得到的即是少层石墨烯纳米片层。将经丙酮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的聚氨酯海绵浸泡入石墨烯乙醇溶液中,涂层后对海绵进行疏水亲油效果的测定,其吸水倍率和吸油倍率分别为0.04和43,具有十分优良的疏水(附图右下角)和亲油(附图左上角)效果。本发明利用石墨烯的特殊形貌构造超疏水的海绵表面,并使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将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44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61816.5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D06M11/44 , D06M13/188 , D06M10/04 , C09K3/32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构造氧化锌微细结构制备疏水亲油性棉织物材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将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种均匀铺在棉织物表面,再在棉织物表面通过水热合成法定向长出氧化锌纳米棒,最后用长链的脂肪酸—棕榈酸对其进行改性以获得超疏水,用这种棉织物包裹棉花让其吸油。本发明利用氧化锌的特殊形貌构造超疏水的棉织物表面,并且具有亲油性,在包裹棉花后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这在石油污染水体修复中将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2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53684.4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0/291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粉-丁基橡胶复合冷冻凝胶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油材料以S2Cl2为交联剂,丁基橡胶交联形成一种孔结构相互联通的三维网状型多孔凝胶材料,其中孔径为20μm~50μm,孔壁厚20~30μm;石墨粉均匀分散在所述的三维网状型多孔凝胶材料中,所述的石墨粉的质量为丁基橡胶质量的0.5~2%;交联剂与丁基橡胶体积质量比为6ml:100g。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密度小、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能吸附各种油品,经过简单的离心或挤压处理即可多次重复使用,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本发明应用广泛,除用于海上或陆地水体溢油的回收、含油废水处理外,也可作为缓释基材和过滤材料等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