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吡啶钌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1502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6250.0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联吡啶钌Ru(bpy)3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三联吡啶钌掺杂的银为内核,在三联吡啶钌的表面覆盖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三联吡啶钌与银的质量比为:1∶1~1∶10;内核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12,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70~80nmol氨基。本发明利用简单的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联吡啶钌掺杂的核壳型Ag@SiO2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除了具有强的荧光信号外,还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良好的水溶性与生物相容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活性基团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

    纳米ZnO/石墨烯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04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8555.9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ZnO-石墨烯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是以石墨烯为骨架,负载有ZnO而形成的复合型纳米光催化剂;其中石墨烯与ZnO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00~10:100。由于GS的加入,电子-空穴的复合率降低,在紫外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的过程中,光降解率有很大提高。而且如果再考虑参数的优化,比如ZnO,GS二者加入量的最优比,pH,温度的影响等,ZnO/GS的催化活性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制备的ZnO/GS复合催化剂成本低,可以回收利用,并且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效果,有望应用于工业废水、废气的光催化处理。

    CdSe/SiO2量子点复合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440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99579.8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dSe/SiO2量子点复合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EDTA为稳定剂,采用电子束辐照法在水溶液中室温合成CdSe量子点,然后采用油包水微乳液法,利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与正硅酸乙酯(TEOS)的共水解作用,制备了表面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包覆CdSe量子点的核壳型荧光纳米粒子。所制得纳米颗粒呈规则球形,粒径为200±8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与光稳定性,不易发生荧光分子泄露。该量子点复合纳米粒子可被小鼠神经干细胞有效摄入,在细胞内检测到较强的荧光信号并得到清澈的荧光成像图。

    Ag/ZnO-AC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0379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78450.3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ZnO-AC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是以活性碳为骨架,负载有Ag/ZnO纳米颗粒而形成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其中活性碳与Ag/ZnO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 1:100~10:100;所述的Ag/ZnO纳米颗粒中Ag与ZnO的质量比为:0.6:1~0.75:1。一方面是因为在复合物中,由于活性炭的表面积比较大吸附能力很强,使得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染料增多。另一方面,Ag作为电子接受者,能有效的分离电子-空穴抑制其复合从而促进了染料的降解。因此本发明的Ag/ZnO-AC复合光催化剂与纯的ZnO,Ag/ZnO和ZnO-AC相比,其光催化活性有很大提高。

    三联吡啶钌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150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186250.0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联吡啶钌Ru(bpy)3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三联吡啶钌掺杂的银为内核,在三联吡啶钌的表面覆盖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三联吡啶钌与银的质量比为:1∶1~1∶10;内核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12,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70~80nmol氨基。本发明利用简单的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联吡啶钌掺杂的核壳型Ag@SiO2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除了具有强的荧光信号外,还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良好的水溶性与生物相容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活性基团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

    双稀土配合物、其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298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85553.0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稀土配合物、其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银为内核,在内核表面覆盖有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与银的质量比为:1∶0.176~0.2;内核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2,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595~630nmol氨基。本发明的纳米粒子中Eu3+与Tb3+在最大发射峰处的荧光强度较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没有银核的SiO2荧光纳米粒子分别提高了3.0和3.4倍,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呈规则球状,大小均匀,粒径为120±5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稳定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

    异硫氰酸荧光素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5603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6494.X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纳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FITC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前驱体溶液的制备等步骤。本发明以异硫氰酸荧光素与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成前驱体,然后采用油包水微乳液法,制得了一种新的FITC掺杂的二氧化硅核壳纳米颗粒。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呈规则球形,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与光稳定性,不易发生染料泄漏。这种纳米颗粒对pH具有良好的响应可应用于细胞的pH实时监测。

    Ag/ZnO-AC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037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278450.3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ZnO-AC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是以活性碳为骨架,负载有Ag/ZnO纳米颗粒而形成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其中活性碳与Ag/ZnO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00~10∶100;所述的Ag/ZnO纳米颗粒中Ag与ZnO的质量比为:0.6∶1~0.75∶1。一方面是因为在复合物中,由于活性炭的表面积比较大吸附能力很强,使得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染料增多。另一方面,Ag作为电子接受者,能有效的分离电子-空穴抑制其复合从而促进了染料的降解。因此本发明的Ag/ZnO-AC复合光催化剂与纯的ZnO,Ag/ZnO和ZnO-AC相比,其光催化活性有很大提高。

    铕配合物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5216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199557.1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铕配合物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DPPDA-Eu3+/SiO2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上述的铕稀土荧光配合物为核,表面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包裹在该配合物外形成的一种核壳型的荧光纳米颗粒,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稳定性,不易发生荧光分子从二氧化硅壳层中泄露,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芯片及生物传感器等。

    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6429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85659.0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荧光纳米粒子为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以三联吡啶钌为内核,在三联吡啶钌的表面覆盖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三联吡啶钌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8,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约385nmol氨基。本发明的硅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大小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70±6nm;且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在水溶液中不易发生染料泄露。该荧光探针标记链酶亲和素后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夹心式荧光免疫分析法,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与p24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分析灵敏度为3.1ng/mL。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可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及荧光免疫分析等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