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713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711416901.9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分批调度方法,属于车间调度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分批调度算法模型并初始化参数;确定各工件的初始分批方案;对确定的工件分批方案进行调度;对为调度工件中所需加工时间长的工件优先调度;批次选择设备按照最先空闲产线优先,加工工件品种少的产线优先;完成所有工件的调度,获得本次调度方案;对不符合调度要求的方案进行重新分批后再调度;进行反复分批调度运算,输出最优分批调度结果。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幅缩短整个车间生产周期,平衡各产线间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调度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3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755049.3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2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质量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属于质量分析领域。本发明基于CATIA、3DMAX、unity三种软件,是在三者组成的平台上实现对装配质量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本发明通过CATIA软件导出产品的结构三维模型和各系统三维模型,通过3DMAX软件进行模型格式转换,并结合Polygon Cruncher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unity实现产品装配结构仿真;通过将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集成到unity平台中,实现装配质量数据关联分析;通过结合模型数据和计算数据,实现基于模型的质量数据可视化,更加直观地可视化展现质量因素间的内在关联关系。达到帮助质量管理人员针对产品装配质量多发部位采取质量改进措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92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16937.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1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非结构化文本的相似性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的Simhash算法进行改进,克服了传统的文本相似性计算方法中准确率不够、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其相似性计算得方法步骤为:(1)、获取所需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2)、对文档内容进行分词,去除停用词,提取关键词,计算每篇文档中每个关键词的特征值权重;将关键词进行二进制化;(3)、累计求解,二进制降维得到每篇文档的改进Simhash值;通过计算两个Simhash值的海明距离得到两篇文档的相似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713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16901.9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分批调度方法,属于车间调度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分批调度算法模型并初始化参数;确定各工件的初始分批方案;对确定的工件分批方案进行调度;对为调度工件中所需加工时间长的工件优先调度;批次选择设备按照最先空闲产线优先,加工工件品种少的产线优先;完成所有工件的调度,获得本次调度方案;对不符合调度要求的方案进行重新分批后再调度;进行反复分批调度运算,输出最优分批调度结果。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幅缩短整个车间生产周期,平衡各产线间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存在准备时间的多品种生产调度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3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55049.3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2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质量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属于质量分析领域。本发明基于CATIA、3DMAX、unity三种软件,是在三者组成的平台上实现对装配质量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本发明通过CATIA软件导出产品的结构三维模型和各系统三维模型,通过3DMAX软件进行模型格式转换,并结合Polygon Cruncher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unity实现产品装配结构仿真;通过将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集成到unity平台中,实现装配质量数据关联分析;通过结合模型数据和计算数据,实现基于模型的质量数据可视化,更加直观地可视化展现质量因素间的内在关联关系。达到帮助质量管理人员针对产品装配质量多发部位采取质量改进措施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