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体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实体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52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66118.5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王欣芝 张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体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实体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文本实体识别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离线测试数据集中确定困难样本集,在离线训练数据集中随机确定若干个简单随机样本,相较于困难样本,简单随机样本的学习权重保持较低的数值,此外基于困难样本集,再确定出困难相似样本集,以中和简单随机样本和困难样本的权重;基于三者确定在线训练样本集并对离线实体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即可得到在线实体识别模型;将待识别的文本样本输入到在线实体识别模型中,即可得到更准确的实体识别结果。本发明方法能够对困难样本或简单样本均进行区别有效地学习,通过着重学习新知识,通过简单复习旧知识,保障了实体识别模型训练的有效性。

    一种镀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330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568766.4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洗涤及除油;(b)采用预处理试剂对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使纤维溶胀,表面吸附一层还原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离子,增大纤维表面积和润湿性;(c)还原;(d)化学镀镍。本发明制备的镀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兼具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耐热、阻燃、轻质、高强等特性,且镍镀层的耐磨性、抗腐蚀性能优良。该镀镍纤维可用于制备抗静电和电磁屏蔽织物,以及特种电缆的屏蔽层及导体材料。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通讯等特殊部门;也可以满足从事雷达、医疗和电视转播等工作人员的个体防护需求。

    杂原子掺杂的花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511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67226.6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517/16 C07D495/16

    Abstract: 本发明杂原子掺杂的花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其结构式为: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大量制备、合成步骤较短,操作温和,收率良好。不需要采用高温热裂解的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易大量制备的优点。本发明的碘杂花烯盐化合物(I)和硒杂花烯(III)为首次合成,具有原创性。化合物(I)在制备其它多环芳烃化合物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硫杂花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曲面结构(Buckybowl),类似于富勒烯的一部分,在新材料的研究和超分子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单驱差动两组圆盘的四点接触轴承球滑/滚摩擦磨损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07084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63111.5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驱差动两组圆盘的四点接触轴承球滑/滚摩擦磨损试验机,包括四圆盘机构,第一陪试机构,第二陪试机构,传动机构,连杆机构,在线测量机构;所述四圆盘机构与其对应的第一陪试机构,第二陪试机构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第一陪试机构和第二陪试机构与传动机构,一端通过齿轮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通过连杆连接在第一陪试机构和第二陪试机构上,所述在线测量机构安装在四圆盘机构上,测量四圆盘机构的位移量。本发明通过改变轴之间的传动比,使得被试轴承球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滑动,从而模拟滑/滚状态,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陪试机构的位移量,计算出被试球实时的磨损量。

    碲溶剂溶液法生长碲锌镉晶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021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50914.2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碲溶剂溶液法生长碲锌镉晶体的装置和方法,属特殊晶体生长技术领域。其特点包括:将化学计量配比满足Cd1-xZnxTe(x=0.04~0.5)的纯度为7N的高纯Cd、Zn、Te原料装入石英坩埚内,再向其中加入质量百分数为30%~80%的过量Te,抽真空熔封并在摇摆炉中合成;将合成结束的石英坩埚放入晶体生长装置中,由于过量Te的加入,晶体的生长温度可以从1092℃~1295℃下降到700~900℃;晶体生长过程开始之前,使石英坩埚处于高温区,使其内部的碲锌镉多晶和溶剂Te均处于液相,然后以0.04~2mm/h的速度上升炉体,温度梯度区的温度梯度在15-25℃/cm,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中碲锌镉的饱和度下降,则坩埚底部不断饱和析出碲锌镉晶体,同时采用不同的施主掺杂(In、Cl-1、Al等)来提高碲锌镉晶体的电阻率,从而制备出探测器级碲锌镉晶体。采用本发明生长碲锌镉晶体显著降低了晶体的生长温度、晶体中杂质浓度及晶体中的缺陷密度。

    液滴测量方法及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7536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410016262.3

    申请日:2004-02-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李斌 沈天飞 张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滴测量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采用两个垂直重叠的位置传感器和一个电容传感器,测量液滴下落经过的时间,并由频率记数器对频率记数,而由微处理器计算出液滴体积。用于该方法的装置由两个光电传感器、一个电容传感器、电容/频率转换器、频率脉冲记数器和微处理器构成。本发明能够直接对每个下落液滴体积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高,测量动态速度快。

    硼氮掺杂的蒄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30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3102.3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氮掺杂的蒄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式中R为苯基、甲基苯基、叔丁基苯基、三氟甲基苯基、二(三氟甲基)苯基、均三甲苯基、萘基等;R’为H、C4~C18的烷基、苯基、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氟苯基,三氟甲基苯基、叔丁基苯基、萘基、苄基、环己基、吡啶基、噻吩基或2,4,6‑三甲基苯基等。本发明的硼氮掺杂的蒄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有机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在380~50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荧光,硼氮掺杂后能打开其带隙,在存储氢气、生物医药、配位化学、催化以及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