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488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610230732.9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金纳米粒子通用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在金纳米粒子表面重建抗体决定簇互补区的多肽环区,重建天然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并制备出比天然抗体稳定性更好、结合力更强的人工抗体。通过将选定的本身没有特定构象和功能的多肽与金纳米溶液混合,多肽两端同时固定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并且通过调节多肽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密度及金纳米粒子的粒径进而调节多肽两端在纳米粒子表面的跨度实现对多肽环区构象的精确控制,从而赋予合成的功能化纳米粒子与抗原特异性识别的功能。该方法在纳米载药、靶向治疗及抗体药物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4888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30732.9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6/00 C07K16/40 C07K2317/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金纳米粒子通用的人工抗体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在金纳米粒子表面重建抗体决定簇互补区的多肽环区,重建天然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并制备出比天然抗体稳定性更好、结合力更强的人工抗体。通过将选定的本身没有特定构象和功能的多肽与金纳米溶液混合,多肽两端同时固定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并且通过调节多肽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密度及金纳米粒子的粒径进而调节多肽两端在纳米粒子表面的跨度实现对多肽环区构象的精确控制,从而赋予合成的功能化纳米粒子与抗原特异性识别的功能。该方法在纳米载药、靶向治疗及抗体药物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BiVO4/WO3/rGO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3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302458.1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VO4/WO3/rGO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法水热高效合成了在比表面积大、传输电子能力强的石墨烯表面上负载有WO3和BiVO4的三元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以石墨烯为基底,同时负载有三氧化钨纳米棒和钒酸铋纳米片而形成,本发明所制石墨烯/三氧化钨/钒酸铋三元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分散性、水溶性及表面形貌,本发明采用了制备BiVO4,WO3和还原态氧化石墨烯的一步复合反应,仅需一步反应便可得到组分材料分散性好的基于石墨烯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且无交叉反应发生,方法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

    三元Z型可见光光解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7536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565993.7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Z型可见光光解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石墨烯为基底,同时负载有线状结构的纳米三氧化钨和片状结构的纳米硫化铟,其中纳米三氧化钨和纳米硫化铟的质量比为3:1~1:3,所加石墨烯量介于总质量的1%到10%之间,所述的纳米三氧化钨的纳米线直径不超过5 nm,所述的纳米硫化铟大小为20~100 nm。本发明一步水热合成了在比表面积大、传输电子能力强的石墨烯表面上负载两种在可见光作用下不能单独催化水产氢的WO3、In2S3,所制得的石墨烯/三氧化钨/硫化铟三元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制氢性能。合成方法简单,易控制。

    三元Z型可见光光解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753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65993.7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Z型可见光光解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石墨烯为基底,同时负载有线状结构的纳米三氧化钨和片状结构的纳米硫化铟,其中纳米三氧化钨和纳米硫化铟的质量比为3∶1~1∶3,所加石墨烯量介于总质量的1%到10%之间,所述的纳米三氧化钨的纳米线直径不超过5nm,所述的纳米硫化铟大小为20~100nm。本发明一步水热合成了在比表面积大、传输电子能力强的石墨烯表面上负载两种在可见光作用下不能单独催化水产氢的WO3、In2S3,所制得的石墨烯/三氧化钨/硫化铟三元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制氢性能。合成方法简单,易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