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0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61060.4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B82Y40/00 , C01P2002/84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1P2006/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法水热炭化造纸黑液制备水溶性荧光碳材料的方法,利用水热炭化制备碳材料作为近年来出现的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有机质的处理方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可得到表面有丰富官能团的良好水溶性的新型碳材料。本发明以造纸黑液为原料,在微波高压反应釜中,通过微波加热,在反应温度180~250℃、反应时间1~6h进行水热炭化反应,反应完成后产物使用孔径为1.5-2.5μm的漏斗进行抽滤,得棕黑色溶液。随后将此棕黑色溶液倒入截留分子量至少为3500的透析袋进行透析,透析袋内得到了水溶性的荧光碳材料。此碳点溶液除了在225nm处有陡峭的吸收峰外,在350nm处还有相对弱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将透析袋内所得的水溶性荧光碳材料冻干后,得到颗粒直径约10nm左右的黄色固体碳材料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064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761060.4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法水热炭化造纸黑液制备水溶性荧光碳材料的方法,利用水热炭化制备碳材料作为近年来出现的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有机质的处理方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可得到表面有丰富官能团的良好水溶性的新型碳材料。本发明以造纸黑液为原料,在微波高压反应釜中,通过微波加热,在反应温度180~250℃、反应时间1~6h进行水热炭化反应,反应完成后产物使用孔径为1.5‑2.5μm的漏斗进行抽滤,得棕黑色溶液。随后将此棕黑色溶液倒入截留分子量至少为3500的透析袋进行透析,透析袋内得到了水溶性的荧光碳材料。此碳点溶液除了在225nm处有陡峭的吸收峰外,在350nm处还有相对弱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将透析袋内所得的水溶性荧光碳材料冻干后,得到颗粒直径约10nm左右的黄色固体碳材料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2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06950.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石墨烯包覆二氧化硅复合上转换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银/石墨烯@SiO2-NaLuF4:Yb,Gd,Er复合荧光纳米粒子,该纳米晶的结构为以银负载在石墨烯上为内核,再用二氧化硅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连接上转换纳米晶。本发明通过贵金属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提高上转换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同时,将银负载在石墨烯上,能很好防止银颗粒团聚,被分散固定在石墨烯上的银纳米粒子由于距离近发生场效应叠加,彼此的极性和表面等离子共振相互增强;同时由于石墨烯是一种优良的电子受体和传导体,银纳米粒子的电荷向石墨烯转移后其电子密度降低,有效介电常数增加,使纳米银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导致纳米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更强。该方法使稀土上转换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约5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636519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07756.3
申请日:2016-10-19
IPC: C01G23/053 , C01G3/02 , C01B39/40 , C01B33/113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0/18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J29/44 , B01J29/46 , B01J29/12 , B01J29/14 , B01J29/74 , B01J29/76 , B01J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53 , B01J20/06 , B01J20/103 , B01J20/18 , B01J20/28064 , B01J20/28071 , B01J29/126 , B01J29/146 , B01J29/44 , B01J29/46 , B01J29/7415 , B01J29/7615 , B01J35/008 , B01J35/1023 , B01J35/1038 , B01J2229/18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82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以沸石分子筛为核、介孔层为壳的蛋黄-蛋壳型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沸石分子筛为核层,先在沸石外表面包覆酚醛树脂层;再在酚醛树脂表面负载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然后在酚醛树脂表面包覆介孔层;最后在空气中焙烧除去模板剂和酚醛树脂层,得到结构完美的核壳或蛋黄-蛋壳结构材料。该材料介孔层孔道垂直开放,空腔大小均匀,活性组分分散均匀且不堵塞沸石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的孔道,克服了反应过程中流失问题,材料稳定性好、寿命长。本发明所得材料兼具沸石分子筛、介孔分子筛以及可调变的活性组分等多种功能,制备方法简便,作为吸附剂、催化剂或功能材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23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206950.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石墨烯包覆二氧化硅复合上转换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银/石墨烯@SiO2‑NaLuF4:Yb,Gd,Er复合荧光纳米粒子,该纳米晶的结构为以银负载在石墨烯上为内核,再用二氧化硅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连接上转换纳米晶。本发明通过贵金属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提高上转换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同时,将银负载在石墨烯上,能很好防止银颗粒团聚,被分散固定在石墨烯上的银纳米粒子由于距离近发生场效应叠加,彼此的极性和表面等离子共振相互增强;同时由于石墨烯是一种优良的电子受体和传导体,银纳米粒子的电荷向石墨烯转移后其电子密度降低,有效介电常数增加,使纳米银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导致纳米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更强。该方法使稀土上转换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约50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