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6898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60805.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BIM的越江隧道工程施工动态模拟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BIM平台,集成勘测、设计成果,实时动态采集进度信息、安全监测数据,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实现综合形象展现与动态模拟,动态展现施工进展形象、同步展现安全监测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跟踪工程进度及质量安全情况,基于工程进度分析地下施工对安全监测状态的影响。本发明能够实现施工进度的动态可视化展现,反映任意时期的施工与质量安全监测形象,实现基于时间轴的过程动态模拟,对比分析安全监测与施工进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辅助作出工程安全与稳定状态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82689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60790.2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及缩短工期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先根据越江隧道工程的结构特征,建立越江隧道工程的BIM模型,在越江隧道工程工过程中,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监管人员在BIM模型标注问题区域,在线填写或者上传问题清单,自动推送给相关工程人员在BIM模型上查看问题区域,及现场照片,进行回复与解决,监管人员根据回复及措施进行审核。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43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41689.6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首先构建监测点BIM模型,并将监测点BIM模型与土建BIM模型、市政管线BIM模型、周边建筑三维模型整合为监测可视化模型,然后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与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的点相匹配,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的不同在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的相应的点上显示不同的报警颜色,当监测数据超过阈值的监测点的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的邮箱或移动设备上,因此本发明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市政工程施工的监测,能够将直观的展示监测点与各类结构之间的平面、空间位置关系,并且能够将出现隐患的监测点的信息发送到相关邮箱和移动设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1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41846.3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市政工程施工进度信息管理方法,在建立BIM模型时,首先将城市地理位置坐标转换为与建模软件中项目基点相等同的位置坐标,然后在统一的基点下建立BIM模型,因此,将BIM模型与城市的地理位置结合,更能直观的反映施工工程个概况,对BIM模型进行编码编号,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将施工进度计划分为多个工序并编号,并与BIM模型的编码编号关联,从而确定了BIM模型中的每个构件的计划施工时间,通过录入实际施工进度,将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的施工进度进行对比,并且用多种展示方式进形展示与分析,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施工工程的进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03891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711444641.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R或AR技术的目标观察方法及巡检系统,该方法对目标进行建模生成三维虚拟场景,并将三维虚拟场景中的所有子目标编制与数据库中各子目标信息对应的唯一的标识id;将三维虚拟场景通过MR或AR设备显示,并与实际场景重叠;将MR或AR设备指向现实场景中的子目标,得到三维虚拟场景中对应的子目标,根据三维虚拟场景中的子目标的标识id从数据库获取对应的子目标的信息,并将子目标的信息在三维虚拟场景中显示,通过本发明,人们能够直接看到目标的实际状态、正常状态及目标的信息,能够透过遮挡物观察被遮挡的设备,在巡检等应用场景,因为接收的信息更全面从而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问题或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038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444641.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R或AR技术的目标观察方法及巡检系统,该方法对目标进行建模生成三维虚拟场景,并将三维虚拟场景中的所有子目标编制与数据库中各子目标信息对应的唯一的标识id;将三维虚拟场景通过MR或AR设备显示,并与实际场景重叠;将MR或AR设备指向现实场景中的子目标,得到三维虚拟场景中对应的子目标,根据三维虚拟场景中的子目标的标识id从数据库获取对应的子目标的信息,并将子目标的信息在三维虚拟场景中显示,通过本发明,人们能够直接看到目标的实际状态、正常状态及目标的信息,能够透过遮挡物观察被遮挡的设备,在巡检等应用场景,因为接收的信息更全面从而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问题或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1718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23250.5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R或AR的巡检方法、MR或AR设备及巡检系统,该方法对巡检目标进行建模生成与实际场景对应的三维虚拟场景,并对三维虚拟场景中的子目标分配与实际场景中的子目标对应的唯一id;将三维虚拟场景通过MR或AR设备显示,巡检人员巡检时佩戴该设备,并将三维虚拟场景与实际场景进行对位,使之重叠;当MR或AR设备对准现实场景中子目标时,获取三维虚拟场景中对应的子目标的id,统计并记录该设备在该子目标的目光停留时间;根据该设备对准子目标的时刻和在每个子目标的目光停留时间绘制注意力集中图;根据注意力集中图对巡检员的巡检情况进行判断,因此,能够自动、客观地评估巡检人员的工作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34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78469.9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道路养护数据记录仪、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用于道路养护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包括GPS定位模块,输入操作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通讯模块。本发明通过GPS定位模块确定道路养护施工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输入操作模块进行道路养护施工的工况信息的现场设定,地理位置信息及工况信息经中央处理器模块处理后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发送在终端平台上,通过在终端平台上对施工车辆进行调度和任务派发,合理配置资源,对突发事件就近展开调度,从而实现远程的管理把控。
-
公开(公告)号:CN210038772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825470.X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道路养护数据记录仪,用于道路养护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包括GPS定位模块,输入操作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数据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GPS定位模块确定道路养护施工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输入操作模块进行道路养护施工的工况信息的现场设定,地理位置信息及工况信息经中央处理器模块处理后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发送在终端平台上,通过在终端平台上对施工车辆进行调度和任务派发,合理配置资源,对突发事件就近展开调度,从而实现远程的管理把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2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290132.8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0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施工盾构机土仓控制压力合理范围的方法,采用试验测试—数值模拟计算—理论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场隧道施工土体取样并进行性能测试,依据试验数据和隧道具体实际情况,建立与符合现场施工条件的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施工分析模型并进行计算,通过确定隧道施工段开挖地层侧向土压力、土仓中心平衡压力和土仓前方土体主应力,并结合土体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判别土仓前方的土体单元的破坏情况,最终确定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施工盾构机土仓控制压力的合理范围。本方法可在隧道施工推进的同时,根据不同施工条件和状态,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出土仓压力的合理范围,具有适用广、可靠性高、应用方便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