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质和改性多孔钛酸钙片状载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2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60853.1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一种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复合培养液;将改性多孔钛酸钙片状载体浸没于复合培养液中,静置至载体对养分吸附饱和;浸泡结束后取出负载养分的载体并自然晾干;将丝素蛋白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机械搅拌后静置,得到丝素蛋白缓释溶液;将制得的丝素蛋白缓释溶液涂刷于所得负载养分的载体表面,最终制得附着有丝素蛋白膜的钛酸钙基缓释培养基质。本发明还提供了改性多孔钛酸钙片状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培养基质采用钛酸钙基周丛生物缓释培养基质,通过将改性钛酸钙吸附载体片浸泡于培养液中,并将丝素蛋白涂刷于载体表面,以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缓释膜,为周丛生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碳和养分元素。

    一种农田尾水循环固碳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69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0364.3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尾水循环固碳方法,包括一个制备吸附态亚铁改性生物炭粉末材料的步骤;一个制备微藻负载棒的步骤;一个制备吸附态亚铁改性生物炭反应填料盒的步骤;一个制备固碳装置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田尾水循环固碳装置。本发明搭建了一套以吸附态亚铁改性生物炭为填料及含有微藻负载棒的“铁碳材料‑微生物‑微藻”农田尾水循环固碳系统,是一种化学‑物理‑生物联合固碳技术,利用铁改性提高普通生物炭的生物和非生物固碳性能;利用微藻负载棒中碳粉的毛细吸水作用,维持微藻活性,实现由尾水中微生物矿化有机碳产生的CO2的固定;通过以上方式,该装置可对农田尾水产生良好的固碳效率和固碳长效性。

    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0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14117.3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包含改性生物炭、硅酸钙、硫酸铝、羟甲基纤维素和尿素;所述改性生物炭通过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后,经氯化铁与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得;所述巯基硅烷偶联剂具有如下式A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不但具有优异的固碳能力,同时其中的生物炭通过农林废弃物处理后制得,材料来源绿色环保,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生物炭经氯化铁与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后,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并且吸附后固持能力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壤固碳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imgabs0#

    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0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14117.3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包含改性生物炭、硅酸钙、硫酸铝、羟甲基纤维素和尿素;所述改性生物炭通过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后,经氯化铁与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得;所述巯基硅烷偶联剂具有如下式A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土壤重金属吸附的固碳材料不但具有优异的固碳能力,同时其中的生物炭通过农林废弃物处理后制得,材料来源绿色环保,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生物炭经氯化铁与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后,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并且吸附后固持能力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壤固碳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imgabs0#

    一种农田尾水循环固碳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69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960364.3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尾水循环固碳方法,包括一个制备吸附态亚铁改性生物炭粉末材料的步骤;一个制备微藻负载棒的步骤;一个制备吸附态亚铁改性生物炭反应填料盒的步骤;一个制备固碳装置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田尾水循环固碳装置。本发明搭建了一套以吸附态亚铁改性生物炭为填料及含有微藻负载棒的“铁碳材料‑微生物‑微藻”农田尾水循环固碳系统,是一种化学‑物理‑生物联合固碳技术,利用铁改性提高普通生物炭的生物和非生物固碳性能;利用微藻负载棒中碳粉的毛细吸水作用,维持微藻活性,实现由尾水中微生物矿化有机碳产生的CO2的固定;通过以上方式,该装置可对农田尾水产生良好的固碳效率和固碳长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