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905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235596.2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宇航飞行器,包括星上载荷、测控收发机、总线、地面、所述星上载荷与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总线间接传输数据,星上载荷具有第一通信处理模块,测控收发机具有第二通信处理模块,第一通信处理模块与第二通信处理模块之间具有独立于所述总线的应急通道,通过应急通道能够使地面、所述星上载荷与所述收发机传输数据,降低宇航飞行器的任务执行风险。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宇航飞行器的遥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590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35596.2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8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宇航飞行器,包括星上载荷、测控收发机、总线、地面、所述星上载荷与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总线间接传输数据,星上载荷具有第一通信处理模块,测控收发机具有第二通信处理模块,第一通信处理模块与第二通信处理模块之间具有独立于所述总线的应急通道,通过应急通道能够使地面、所述星上载荷与所述收发机传输数据,降低宇航飞行器的任务执行风险。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宇航飞行器的遥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6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38830.1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终端的天线对准卫星的方法,包括:从卫星接收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描述卫星的位置并且所述速度信息描述卫星的速度;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终端的额定定向;以及将终端的天线调整为所述额定定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系统。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地确定卫星的当前位置,从而将终端的天线准确地对准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54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083541.8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1Q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终端的天线对准卫星的方法,包括:从卫星接收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描述卫星的位置并且所述速度信息描述卫星的速度;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终端的额定定向;以及将终端的天线调整为所述额定定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系统。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地确定卫星的当前位置,从而将终端的天线准确地对准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83541.8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1Q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终端的天线对准卫星的方法,包括:从卫星接收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描述卫星的位置并且所述速度信息描述卫星的速度;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终端的额定定向;以及将终端的天线调整为所述额定定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系统。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地确定卫星的当前位置,从而将终端的天线准确地对准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68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838830.1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终端的天线对准卫星的方法,包括:从卫星接收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描述卫星的位置并且所述速度信息描述卫星的速度;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确定终端的额定定向;以及将终端的天线调整为所述额定定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系统。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地确定卫星的当前位置,从而将终端的天线准确地对准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108553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0460.5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卫星相位漂移的边界值;(2)星座组网后,计算星座中每颗卫星的相位;(3)分别以星座中每颗卫星为目标卫星,计算星座中其余卫星相对于目标卫星的相位角漂移量;(4)计算相位角漂移量的累加值;(5)选取相位差设计标称值最小且相对于目标卫星的相位角漂移量临界阈值最少的卫星作为基准卫星,判断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并预计相位维持时间;(6)在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相对基准卫星的相位差临近阈值时,根据相位角漂移方向,对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实施轨道控制,实现相对相位的调整与保持。本发明克服了绝对站点维持次数多的缺点,降低星座构型维持的复杂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