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9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23698.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高强度耐蠕变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汽车用高强度耐蠕变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由连续长碳纤维:5~30份、长玻璃纤维:5~30份、抗氧剂及色粉:0.2~5.0份、余量聚丙烯PP树脂组成。首次通过聚丙烯材料配方改性加工技术优化并结合加工挤出设备与工艺优化改进技术有效解决了连续长碳纤维/连续长玻璃纤维一体化复合挤出工艺中连续长碳纤/连续长玻璃纤维在材料中的纤维保留长度较短的问题,同时也确保了玻纤/碳纤/聚丙烯基体间的分散结合问题。考虑综合成本优势的同时制备出具备高强度和良好耐蠕变性能的高性能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以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高性能及以塑代钢轻量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1814.7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光显色性与均匀性可控的高透光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PP树脂50~90份、增强填料0~30份、增韧剂0~30份、雾度调节剂0~3份、色彩调节剂0.05~0.5份和助剂0~4份;所述PP树脂为刚韧平衡树脂,所述PP树脂为3.2mm厚度的方板透光率不低于65%的PP树脂。常规的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体系具有较低的透光性能,本发明专利通过加入晶须和中空玻璃微珠,保证了材料优良的透光效果,同时加入了对应颜色的微纳米着色剂色粉,在透光的同时透光显色性可控,可根据客户需求显示出各种透光色调。在对材料透光显色性与均匀性要求较高的汽车透光部件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78402.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L23/14 , C08L23/0807 , C08K7/08 , C08K3/34 , C08K3/013 , B29B9/06 , B29C48/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线膨、高刚性及高耐热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使用的原材料如下:聚丙烯树脂36‑73份、晶须5‑15份、10000目矿粉15‑25份、氟金云母0‑6份、增韧剂5‑10份、相容剂1.5份、以及其它助剂1.3份。本发明从行业难点出发,通过聚丙烯材料配方上的设计,结合挤出时工艺以及螺杆设备的优化改进,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和耐热性,有效的降低了复合材料材料的线膨,并且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韧性。同时,有效改善了添加晶须以后材料收缩和线膨横纵向差异过大的问题,这对于提升聚丙烯材料整体性能以及拓宽聚丙烯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75032.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透光聚丙烯材料用的镭雕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二氧化钛:5‑25wt%;稀土氧化物:1~5wt%;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0.5~4wt%;其他助剂0.1‑2wt%,余下聚丙烯。本发明基于由于透光聚丙烯材料不易镭雕的问题点,通过采用选择特殊的二氧化钛和稀土氧化物不断吸收镭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赋予高透光PP材料可镭雕性和各种镭雕效果,同是还保证了透光PP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8031.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表面光洁度、高油漆附着力的再生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再生聚丙烯树脂46~75,高性能复合母粒15~30,弹性体10‑20,抗氧剂0.2‑1,其它助剂0.2‑3。本发明采用一种高性能复合母粒来代替传统的直接采用滑石粉+助剂的方式,充分利用聚合物的离模膨胀效应,在双螺杆挤出或注塑过程中,具有超高熔体流动速率的聚丙烯向熔体外侧流动,带动改性氯化聚丙烯和环氧树脂均匀分散并富集于材料表层,从而大幅提升再生聚丙烯复合体系的表面极性;同时,利用高性能复合母粒中高径厚比滑石粉规整层状结构的层间空隙特点,进一步吸附较小体积分子的油漆组分,从而进一步提升再生聚丙烯基材和油漆的附着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6371.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含废旧轮胎橡胶回收料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60~80wt%的工业回收聚丙烯、20wt%的玻璃纤维、5~10wt%的废轮胎橡胶、3~4wt%的添加剂和4%的色母粒组成,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将回收废旧轮胎的橡胶经过加工和研磨,粒径降至微米级,与聚丙烯共混得到50%橡胶含量的聚丙烯基母料。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回收轮胎橡胶废料应用于应用在汽车外饰部件上的高性能RPP复合材料的例子,在达到低碳,绿色循环的行业诉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废旧轮胎废料的高附加值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04954.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L23/12 , C08L53/00 , C08L23/08 , C08L51/06 , C08K7/14 , C08K7/24 , C08K9/06 , C08K9/12 , C08J5/08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高熔接痕强度保持率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26~8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20,短玻璃纤维10~30,膨胀石墨1~12,偶联剂1~4,相容剂1~5,抗氧剂0.1~1,其它助剂0~2。本发明充分利用高分子材料出模膨胀效应,在双螺杆挤出或注塑过程中,具有高熔体流动速率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向熔体外侧流动,带动膨胀石墨均匀分散并富集于材料表层,形成导电通路;同时部分膨胀石墨片层吸附在短玻纤表面,从而在聚合物基体内部形成互穿导电网络,在多条导电通路的作用下,所得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能够在添加较少含量膨胀石墨的情况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04957.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高熔接痕强度保持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32~9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15,滑石粉5~30,膨胀石墨1~15,偶联剂1~3,相容剂0.5~2,抗氧剂0.1~1,其它助剂0~2。本发明充分利用高分子材料出模膨胀效应,在双螺杆挤出或注塑过程中,具有高熔体流动速率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向熔体外侧流动,带动膨胀石墨均匀分散并富集于材料表层,形成导电通路;同时部分微米级石墨片层被纳米级滑石粉包覆聚集而在聚合物基体内部形成导电网络,在多条导电通路的作用下,所得聚丙烯复合材料能够在添加较少含量膨胀石墨的情况上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804931.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直接喷涂高透光良好刚韧平衡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聚丙烯(PP)、二氧化硅母粒、离子型聚合物、以及抗氧助剂。本发明使用的离子型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和韧性,还具有一定的异相成核效果。加入到PP材料体系中,可以较好提升PP材料的透光率和韧性,还能够明显增加PP材料的表面极性,在应用于汽车保险杠等外饰喷漆领域在不需要对PP材料表面处理时提升PP与油漆的附着力。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原料方便易得,生产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